banner_6_1

資訊中心 文章分享

_DSC6525
基金及支援項目
【慈善獎券2024】中風復康慈惠基金匯聚愛心 讓少年重返球場
困境中現曙光 昊仔熱愛運動,尤其鍾情排球,中一時已積極參與校隊訓練。豈料在校運會的1500米田徑比賽中,他突然昏倒,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引發的中風,一度陷入半昏迷。「我醒返嗰陣都唔相信,我咁後生,點會中風呢?」從ICU轉到普通病房,看著無法動彈的左邊身軀,昊仔感到迷茫、恐懼,情緒也變得起伏不定。   昊仔的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生活本已不易,面對兒子中風及高昂的復康費用,更是心力交瘁。「當下我咩都諗唔到,只係諗點解咁多人之中,偏偏揀中我個囝?」昊仔媽媽說。   徬徨無助之際,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伸出援手,提供經濟援助,並安排昊仔到大樓接受專業的復康治療,把握寶貴的「黃金復康期」。基金善款來自社會各界,包括慈善獎券、公眾人士的慷慨解囊,以及多間食肆及零售店商戶設置的捐款箱,讓愛心匯聚,為低收入中風人士帶來曙光。   復康之路 並肩同行 大樓的跨專業團隊為昊仔制訂結合傳統治療、Lokomat和RecoveriX技術的復康計劃,「昊仔仲細,13、14歲呢段時間仲係發育緊,需要學習,好多時候都要用到手,所以除咗加強膊頭嘅力量和穩定性之外,我哋更著重恢復佢嘅手部功能,例如揸筆、做功課等等。」職業治療師Nate解釋。團隊知道昊仔熱愛排球,更在訓練加入殺球動作,希望藉此激勵他。   體育精神 永不放棄 為了重返球場,昊仔積極配合治療,即使過程再辛苦也從不放棄,一星期五日都會由元朗到沙田接受訓練。他亦會在家練習物理治療師教過的動作,一點一滴地重新學習和適應。媽媽亦一直陪伴在側,給予昊仔無限的支持和鼓勵,「佢自己做復康都咁積極,我作為媽媽,可以做嘅就係陪伴。」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昊仔的進步顯著。在漫長的復康之路上,昊仔對未來依然充滿期盼:「我想重拾夢想,打排球甲一聯賽,期望將來可以完全康復。」他亦期許自己將來能回饋社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而家見到佢行得咁好,真係好開心,基金同大樓都幫咗佢好多,有咁多關心我哋嘅人,真係好感恩」,昊仔媽媽感激地說。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與患者在復康之路並肩同行,請支持「慈善獎券2024」,讓基金能夠幫助更多患者跨越難關。
詳細內容
特殊學習需要服務
孩子仍未懂說話? 言語治療師不止教語言
(「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 言語治療師  梁思琪) 還記得剛進入言語及聽覺科學學系的時候,單純的認為言語治療師就是主力協助孩子溝通。到後來發現言語治療師不單是進行理解表達、口肌發音的訓練,而是「由行為到言語」、「從家庭到孩子」,整體地協助孩子發揮潛能。縱使治療之路漫長,但我們願與服務使用者一起同行。   由行為 到言語 記得有一位3歲孩子明明(化名),初來評估時,因口肌協調能力很弱只能說一個單音,常以哭鬧表達情緒,稍不合意,便將桌上的治療工具全都掃在地上。在治療的初期,我與明明互相進行「底線測試」,同時慢慢從「了解」到建立治療關係。基於明明口肌的高敏反應,利用口肌工具同步配合音樂,提昇明明發出不同聲音的能力。同時利用明明最喜愛的車作媒介,以便和他建立關係,讓他投入治療課。當明明掌握運用所有車相關的詞彙和句式後,我便引入其他玩具,甚至圖卡與他進行訓練。經過幾節的訓練,能取雙方可接受的治療模式,他能在我設定的界線內學習,其行為問題也隨之而減少,多利用語言溝通,並建立表達的信心。   由單音 到句子 經過約三個月的治療,明明能模仿和自發發出的聲音開始多元化,認知能力和溝通動機也有所提升。我先引導明明日常生活中會高頻率使用的單字作表達例如:「要」、「我」、「媽媽」、「抱」,漸漸明明牙牙學語,開始能簡單作回應。   經過約兩年的治療,改善口肌協調和整體發音能力後,加上明明的自然發展,他能從單字擴展以不同的句子,甚至加上連接詞作表達。   由語言 到社交 由於明明是家中的「小霸王」,在家人百般遷就下,大大影響他與人的社交。記得有一次,我和明明做了一個約定,若完成所有學習任務,在下課時他會獲得一條蝦條作獎勵。以明明的理解能力,他是絕對能明白這個約定。可是明明在課堂上表現不合作並未能完成任務。在完堂時,我只給了他半條蝦條。當時明明立即哭了出來,並將蝦條弄碎扔在地上。一星期後,在上課前我再跟明明說好我的期望,課堂上也不斷給予提醒,最後課堂順利完成,明明亦學懂了要做好才能得到獎勵。   我也明白「皆大歡喜」的選擇可讓明明笑著走,媽媽也不用在外面安撫他的情緒。但這樣便會大大錯失了讓明明學習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機會,而且這也是讓明明學習如何調控情緒。幸而媽媽明白及配合我的處理手法,也會教導明明更合適表達意願和情緒的方式。   始於課室,續在家庭 有不少家長向我反映,覺得孩子上治療課時,合作程度,甚至學習效果也比在家中好得多。但是,再成功的治療課也不能取代家庭對孩子的教養。作為治療師,我希望能與父母一起找尋適合孩子學習的方法,而我深信照顧者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治療師。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歡迎父母觀課,積極參與課堂,將治療室內的學習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亦會按孩子的能力,每堂給予合適的家居訓練及跟進目標。治療課並不是將孩子要學習的知識全都教授一次,而是希望孩子透過在課堂的學習經驗,能將所學的應用在日常上,提昇整體學習效率。   讓我們一起協助孩子成長,作孩子的最強後盾。「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重視孩子的成長,是一所為學前至中學懷疑或已確診為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童、其家長及社區人士提供多元化的訓練中心。中心的跨專業團隊致力按孩子的獨特性而度身設計治療目標,希望幫助有需要的孩子把握訓練黃金期,讓他們得以快樂、正面及健康成長。最新的暑期訓練上載於網站http://welove.skhwc.org.hk及中心面書專頁,歡迎瀏覽。盼望中心能照顧孩子的個別需要,讓家長和孩子能在一個舒適,自在和安全的環境中參與訓練。
繼續閱讀
家庭及綜合服務
「飾家‧建家」 助基層鄉郊學童改善家居學習環境
元朗錦田有多條圍村,河道兩旁滿是田野綠草、亦有魚塘,環境綺麗優美,是郊遊的好地方。三年半前,社工郭皓晴走入這醉人之地,始發現這裡「別有洞天」。「還記得正式就任中心的主任前,我到中心附近視察環境狀況,發現中心後面有一幢小平房,牆上掛滿了密麻麻的冷氣機,我好奇地探頭一望,發現原來這是劏房屋。屋內情況相當惡劣,令我感到十分震驚。 」郭皓晴憶述。   這幾年,郭皓晴遇見過不少居住在錦田的基層家庭,看到很多小朋友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下,連一些基本的學習配置也沒有,令她非常痛心。「有一個小朋友住在雞場旁的劏房,終日要與難聞氣味為伴。 讀書和寫字時,就會用膠箱和床板搭起自製書桌。」就是這樣,令郭皓晴和聖公會聖約瑟堂暨社會服務中心團隊萌生開展「飾家‧建家—鄉郊兒童支援計劃」(下稱「計劃」)的念頭。   迎難而上 計劃由新鴻基地產贊助,為期一年,目標之一是為錦田區內一百名學童改善生活環境及空間,包括:增設書枱書櫃、改善閱讀照明系統、改善衛生環境等等,以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和環境質素。   在添置傢俱方面,由於各受惠家庭的居所大小和需要都不同,中心同工要先到受惠家庭的家中進行視察和度尺,然後在不同渠道搜羅合用傢俱,接著,把傢俱相片給受惠家庭過目後,便開始處理一連串的運送事宜。「由於大多數的家庭的住所位處偏僻,傢俱只能送到村口,「入村」安排, 就要靠同工和義工接力了。」郭皓晴娓娓道來。   計劃切中區內家庭需要,推行起來想必十分順暢,想不到郭皓晴搖搖頭說:「固然有很多家庭一聽計劃就感謝我們,立即參加,但也有不少人根本不認為自己的居所凌亂,或者是因為住所只是租住、工作太忙等關係,不願花時間、心神改善住處,把我們拒諸門外。更有一次,不知為何,當同工把傢俱送到受惠家庭門外時,對方拒絕接收。」為著學童的福祉, 同工又怎會輕易放棄?他們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多番上門探訪遊說,終令服務對象感動和回心轉意。   社區連結引發強勁互助力量 郭皓晴強調,要推展這個計劃,單靠他們的力量並不足夠,社區各界有心人的貢獻同樣重要。「我們招募了30名「愛家大使」,當我們在居民住所進行空間大改造時,懂得家居維修的負責進行木工或水電工程,不懂的則會付出勞力,幫忙搬傢俬、砌傢俬等,齊心協力為學童營造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   「硬件」外,「軟件」同樣重要。除了完善環境配置外,為學童提升自我能力和增加自我的認同也是計劃目標之一。所以,計劃同時推出「大哥哥大姐姐計劃」,找來不少中學生擔當「學習大使」,輸出正能量,關懷學童的學習進度之餘,並在生活及學習上擔當學童的正面榜樣。   郭皓晴表示,整個計劃令她最感動的地方,除了是切切實實幫助到一班基層學童外,還有錦田乃至整個香港所展示的社區連結及互助力量。「不少人一聽到計劃就伸出援手,例如有建築師請纓希望幫居民搞裝修、也有熱心市民為居民籌集傢俱等。這股強勁的互助力量已經令我十分感動﹗」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再也不是夢 — 輪椅伯伯
家對每個人都十分重要,那裡有著重要的人和回憶,但對於享壽89歲的曾伯伯來說,在生時能夠再次回家,見見親朋、重嚐家的味道,則絕對是一個不易達成的願望。   「很久沒有回家了﹗」 聖公會護養院(下稱「護養院」)的曾伯伯患有多種長期病,行動不便的他,平時出入需要乘坐輪椅。由於腦退化的關係,曾伯伯不但經常混淆時間、日期、地點等資料,自我表達也有困難,無法清晰及完整表達想法和感受。   曾伯伯有數位女兒,經常前來護養院探望父親。在最後的時光,體弱的伯伯需要經常進出急症室及醫院。   有一次,曾伯伯的女兒突然找上負責照顧伯伯的社工羅謙恩。原來,本應無法說出完整句子的伯伯,忽然對女兒們說:「很久沒有回家了!」  ,令她們一時不知所措。   「現在說起來也覺得不可思議。當時,基於曾伯伯的身體狀況,大家不約而同認為重回舊居,或許就是伯伯的心願。除了我們,護養院一班同工知道伯伯的故事後,也很希望幫助他圓夢。」羅謙恩憶述。   不能馬虎或出錯 為了幫助曾伯伯圓夢,羅謙恩與護養院的職業治療師需要到伯伯的舊居實地視察。   「曾伯伯的舊居位於一棟舊洋樓 ,舊式升降機空間有限,樓層走廊又狹窄,輪椅太大根本無法通過。」羅謙恩說:「伯伯身體虛弱,總不能叫他自己行回家,靠女兒攙扶也不行。要完成這個任務,就要令輪椅能夠順利處過。」   盡管有很多困難,羅謙恩與同工也迎難而上。他們多次到伯伯的舊居,逐分逐寸量度升降機及走廊的寬度、長度,又試坐不同大小的輪椅,模擬一次伯伯回家的過程,每個細節也不能馬虎或者出錯。 最終,同工把伯伯的輪椅改到合適大小,並順利把伯伯送到舊居。   睡得香甜 由於隱私的關係,曾伯伯回家當日的照片未能公開,但從羅謙恩的形容以及他一面滿足的表情中,也能明白曾伯伯的感受。   「曾伯伯一踏進屋裡,不禁喜上眉梢,一班左鄰右里又紛紛出來與他拍照留念。只能吃流質食物的他,  又把燒鵝腿放在嘴邊作勢吃掉,十分鬼馬呢。」羅謙恩笑說。   「看到曾伯伯愉快的相片,聽到他家人連聲道謝,相信護養院其他同工與我也一樣,認為這次任務再辛苦也值得。」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長者生死教育計劃「活出生命」與院友反思生命
「死亡」在華人社會一直被視為禁忌,不少人以為長者必定迴避或諱談死亡議題,但原來這只是一個刻板印象。「院友雖然年長,但他們比大家想像的開放,他們會與其他院友及院舍同工談及自己屬意的殯葬安排,看到身邊人離開會感到婉惜、不安,會好奇死後世界是怎樣,也會想確立一個積極的生命觀,令自己在生命晚期過得更充實和有意義。」聖公會護養院(下稱「護養院」)社工部經理李國偉表示,正正是觀察到長者的靈性需求,促使護養院、聖公會聖十架堂及聖公會聖本德中學攜手舉辦「『活出生命』屬靈培育計劃」。計劃由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教育及培育發展基金資助,旨在為院友進行生死教育,希望能令院友反思生命的意義,以更正面態度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多元活動了解生死 「活出生命」計劃包括不同活動,既有牧師舉行講座,分享生命及死亡的意義,也會播放宗教或生命教育的電影,讓參加者從別人的生命故事中得到啟發。「因應院友的體力、集中力等,我們播放的電影的時間不會太長,一般為半小時左右,但內容卻發人深思。記得有一套是關於一個吸毒者發奮,最終成為牧師的故事,主角如何從新振作、發現生命良善的一面等,都引發我們的思想及討論。」李國偉表示。   他特別感謝教區在計劃中提供了寶貴的幫忙,認為牧師引領參加者深入思考生死課題,又在長者外出活動方面提供協助。「計劃會安排院友到大自然及教堂參觀,我們相信置身大自然及宗教場所之中,可為人帶來更多靈性上的啟發,助他們思考生死議題。」   此外,計劃也安排了學生義工探訪長者,也會邀請院友家屬、義工一併參加討論會,與長者討論生死話題,透過多元化的方式展現生命的不同意義及向度。   互相交流更為重要 談到整個計劃最具挑戰的部分,李國偉認為在於如何營造一個環境,讓長者們在參加活動後,能夠就生死課題發表意見,深入討論。「很多長者都不太願意面對一群人,談論自己的事情及感受。而生命的意義、死亡觀等等,都是一些沉重又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的話題。」李國偉解釋引導長者討論時面對的挑戰:「其次,不少長者的說話能力也出現問題,我們輕輕鬆鬆數秒鐘能夠說完的事,老友記可能要花上半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很吃力的才能說出來。」   如何處理這些挑戰?李國偉坦言方法很簡單,首先是給予院友足夠的耐性,讓他們能夠慢慢說出心中所想,不會感到壓力或其他負面感受。「此外,是切切實實讓院友明白討論的過程,並不是要找出對與錯,而是要互相交流,擴闊思維,豐富及反思自己的立場和看法。」   他最記得有一次在討論生命的價值及長短時,討論氣氛特別熾熱。「很多長者認為假如自己身患重病而繼續生存,只會成為親友的負累,寧願在活得有尊嚴時安詳地離開人世;相反,親友家屬基於不捨、孝心等,是不認同長者的看法。大家各陳己見,最終也沒有改變自己的立場,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經過討論後,對眼前人的看法、生命的內涵多一層認識。」   以生命影響生命 很多人或許會好奇,到底生死教育是否真的能夠達成轉化生命的目標?答案是肯定的。李國偉表示護養院其中一名男院友,由於患上糖尿病需要截去雙腿,加上入住護養院前,在居住私院期間碰到很多不快的事情,所以對生命充滿怨憤。   「這位男院友對自己人生十分不滿,而家人與他的關係也很疏離,很少前來探望,也令他對身邊的院友及同工十分冷漠。」李國偉進一步形容:「例如大家與他打招呼,他會不瞅不睬,甚至會故意出言不遜,但最難過是他有糖尿病,有時卻會『鬥氣』不吃院舍的食物,寧願吃無益的零食。」   不過,正是這位大家眼中難以相處的男院友,在看完一套生命電影時,卻被主角積極及正向的生命態度,感動得淚流滿面,並在之後的討論會上一口氣說完自己的過去及感受,令大家大感意外。「聽完他的故事,大家好像才真正認識他。或許這位男院友紓發了心中的鬱結,得到大家的關懷、鼓勵及支持,他之後與其他人相處時,態度軟化了不少,整個人也變得有光采及開心起來,更與不少院友建立了友誼。」   李國偉認為這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正正是整個計劃最有價值及令他最感動的地方。「不但院友,參與探訪的義工學生的生命也從中轉化,學習到關懷及了解長者的需要。計劃完成後,學生仍定期到院舍慰問長者,這份長幼共融的感情也展現了生命良善的一面呢。」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再也不是夢 — 婚禮
人生有很多重要時刻及回憶,如果無法與家人共同經歷,肯定是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當聖公會護養院(下稱「護養院」)一班同工知道院友黃婆婆有孫女出嫁,卻無法出院參與婚禮,便決定動手動腳,齊心佈置院舍,讓一對新人在院內向婆婆敬茶,總算為婆婆完成這個小小心願。   無遺憾的婚禮 年逾八旬的黃婆婆患有中度認知障礙,與家人關係融洽,心願是多與至親共聚天倫之樂。孫女出嫁,本來可為這一家人再添上美好回憶。可惜,由於婆婆曾經中風,身體十分虛弱,根本無法離開院舍出席婚宴,結果這樁美事反令婆婆一家不知所措,家人於是向護養院的社工羅家琪姑娘求助。   「家人深知婆婆無法參加整個婚禮,所以希望在護養院進行部分儀式,向婆婆敬茶,以另一方式令婆婆也能參與、見證及同享這些快樂。」羅家琪姑娘憶述。   「對此,院舍上下二話不說支持,因為婆婆全家最希望見到一家人齊齊整整,所以同工也盡力幫忙,不想令婆婆有任何遺憾。」   分享幸福和快樂 為了令黃婆婆擁有一個更美好的回憶,本來只是提供地方舉行儀式,羅姑娘及其他同工決定做多一點,即使工作再忙,也抽空悉心佈置院內的「靜思室」。「整個過程大家也樂在其中,覺得充滿意義。我們在牆上掛滿紙飾、揮春及掛飾。這些裝飾紅彤彤、寫有不同祝福句子,令房間充滿嫁喜的歡欣感覺。」羅姑娘說。   婚禮當日,身穿傳統中式禮服的一對新人甫進「靜思室」,看到美輪美奐的環境,臉上立即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敬茶儀式簡單而莊重,坐在輪椅的黃婆婆輪流接過新人奉上的茶,輕呷一口,立即笑得「見牙唔見眼」,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然後,一對新人以行動代替言語向婆婆表達親情,「左右夾攻」親吻她的臉頰,逗得婆婆及現場的家屬、同工哈哈大笑。看到這一幕畫面,不少人更感動得掉下淚水。   「事後婆婆的家人十分感激同工的安排,一對新人更盛讚我們的佈置專業,令他們十分驚喜。其實,能夠幫助黃婆婆完成心願,為婆婆及她的家人締造美好回憶,同工也能分享到箇中的幸福和快樂。」羅姑娘笑說。   無憾 除了黃婆婆之外,羅姑娘表示過往護養院也曾經按個別特殊情況,為老友記圓夢,令他們在人生最後一段路上,得到更多快樂的回憶。「曾經有一位婆婆,醫生說她只得半年壽命,她的心願是希望舉行一個小型的生日會,與親人、朋友再次聚首一堂,為此我們也盡力安排,總算令婆婆不會帶着遺憾離開。」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再也不是夢 — 白髮婆婆
染髮扮靚、重遊舊居、出席婚宴……這些事情看似不難完成,有誰想到對於一些長者而言,能夠做到這些平常事已教他們樂上半天,甚至是無憾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不再漂亮了…」 聖公會護養院(下稱「護養院」)的李婆婆(化名)年逾六旬,患有輕微認知障礙症、高血壓、慢性心臟病,身體機能轉弱前,生活自由自在、多姿多采,旅行、看戲、聽演唱,她樣樣喜歡,但最開心還是自己染髮扮靚。可惜的是,李婆婆中風後,雙腳變得行動不便,起居和出入也需要別人協助的她,沒有能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有一天,護養院的同工看見李婆婆輕拂頭髮,鏡中的她略顯悶悶不樂,更喃喃自語: 「不再漂亮了……」。細心觀察下,始發現原來婆婆因為頭上白髮,令自己顯得蒼老而感失落,但她又無法再自己染髮。   負責照顧婆婆的社工羅家琪姑娘見狀,希望為婆婆解決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她特意上網做點資料搜集,例如看看哪個品牌的染髮劑較好,不會引致皮膚敏感;或是染髮手勢有沒有竅門,不會弄痛頭皮等等。   在院舍生活的長者,除了需要照顧及醫療等專業服務外,家人的愛及關懷也非常重要。於是,在萬事俱備之際,羅姑娘特意找來了一個人為婆婆染髮扮靚,令這個小任務更有意義、婆婆更加驚喜和快樂。   以行動去愛 李婆婆有一個感情深厚的弟弟,每星期也會找三至四天時間前來護養院探望姐姐。「弟弟可以說是婆婆的主要照顧者,由於家庭關係,弟弟自小在家中便扮演「保護者」的角色。他要照顧母親,又有自己的家庭需要打點,居住的地方離院舍也甚遠,但依然風雨不改前來探望姐姐。她們這份姐弟情,真的令同工們感動。」羅姑娘說。   羅姑娘邀請了他為婆婆染髮。在染髮時,弟弟小心翼翼地為李婆婆梳頭,將絲絲白髮染成栗色,過程中二人沒有太多言語的交流,但婆婆的臉上一直掛着笑容。「顏色太深了,看上去真像假髮呢﹗」完成後李婆婆被問到頭髮染得怎樣,雖然嘴巴這樣回應,但她燦爛的笑容卻把她出賣了。   以另一方式圓夢 不是每個長者也可以像李婆婆一樣,能夠簡單直接完成心願,遇上現實阻礙時,同工會動動腦筋,盡力嘗試用其他方法或者另一方式替長者圓夢。   「曾經有一位出入需要坐輪椅、身體能力較弱的婆婆,她本身是水上人,舊居位於坑口的棚屋。婆婆一直希望回舊居走走,但為了婆婆的安全及健康,真的無法安排她離院,所以同工利用視像通訊軟件,帶她『親身』回家,看看家中的傢俬、看看從前種下的果樹茁壯成長,這樣已經令她心滿意足了。」羅姑娘說。   入住護養院的老友記,大多數會在院中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他們或多或少有心願希望完成。「令老友記達成心願,有尊嚴、快樂及不帶遺憾地生活,是同工們使命, 亦是大家工作的最大動力。」羅姑娘肯定地說。
繼續閱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

加入我們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