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6_1

資訊中心 文章分享

安老服務
長者在社區參與中自我重塑
鴨仔山位處大樓背面,山勢矮、路短易行、風景優美,是區內居民的晨運休憩和行山之熱門地點,估計在疫情前,每天有不下數百人踏足此處。由於山友們都很愛惜這個地方,不惜付出汗水和體力,在路徑上「添置」了不少共用設施,包括:避雨亭、小花園、天梯等。   可惜,早年由民間建造的避雨亭因涉僭建及安全問題而被拆掉,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屬下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下稱服務大樓)督導主任黃慧慈想起當時長者得悉消息後,反應很大。「當時我們邀請了區議員到大樓聆聽將軍澳長者民生關注會(下稱關注會)及長者會員的意見,從此,打開了雙方溝通之門和建設長者友善山徑的契機。」黃姑娘説。   後來,政府計劃在山徑不同位置興建避雨亭,可惜,事情不像如期般順利,計劃因經費及技術問題被擱置。「當時,關注會也就此事向政府提供調整方案,最終他們同意先在半山、較多人經過的「天梯」入口建造避雨亭。」將軍澳長者民生關注會(下稱關注會)的成員鄺永泰興奮地闡述。   現年68歲的鄺永泰,人稱鄺Sir,是服務大樓的會員,亦是關注會的成員,多年來,一直在區內的民生事務上擔當積極和重要的角色。   關注會在多年前由大樓協助區內長者成立,目標是推動長者參與社區事務,繼續為社會作出貢獻,從而提升他們的能力感和自我價值。區內的民生大小事、道路、交通等都是關注會關注的範疇,他們會就有關問題向相關政府部門反映,希望從而得到改善。其中,「城市邊緣公園」鴨仔山的長者友善建設是他們一個重點關注的項目,鄺Sir與其他成員在社工的陪同下,跨越了不少挑戰。   長者活出第二人生 鄺Sir笑言處理關注會的事務要有勇有謀,還要膽大心細,他慶幸有大樓社工擔當他們的參謀:「我們比較衝動,又缺乏經驗,是『有勇無謀』﹗他們的意見與支持,都讓我們逐漸成長。」   鄺Sir 退休前是銀行文員,英文程度不錯,於是大樓邀請他擔任英文班導師,及後,他加入關注會,並得到成員投票支持,成為了關注會在區議會長者友善社區工作小組的代表。自覺以往對社區一事一物都覺理所當然的他,從此多了一重身份和一份責任。   談起初次參與區議會會議,鄺Sir坦言沒有想過人生中會有此經歷:「會議氣氛嚴肅,在場有不同界別代表,在陌生的環境和目光下表達意見,真的有點心驚膽跳,希望當時我的表現沒有令關注組丟臉吧!」謙虛又老實的鄺Sir在眾成員提名下,將第三次擔任關注會於區議會長者友善社區工作小組代表。問到他會否感吃力,他笑言不會,因為這是群策群力的工作,他只是擔當橋樑的角色。   鄺Sir 從當初戰戰兢兢,到後來欣然接受「關注會代表」這個任命,相信也經歷了無數生命的脱變。   長者也可以當家作主 「長者不止需要關懷和支援,更需要別人對他們作為社區一分子的重視。」黃姑娘表示長者從社區參與的工作中,可以一嘗『當家作主』的滋味,過程中,讓他們重新找到自我價值。她慶幸有機會能與他們同行。   鴨仔山計劃最終成為區議會重點工程,獲得一千多萬撥款,是官民合作的重要成果。民政處和區議會更邀請長者出席山徑改善工程動土禮、擔任剪綵嘉賓。黃姑娘憶述長者拿起泥剷都很雀躍,並欣喜地説:「長者的聲音被聽見、被認同,是關注會的重大的里程碑。」
繼續閱讀
家庭及綜合服務
廿載服務 裡外盡顯情
「20年多前,東涌正值新市鎮發展初期,區內交通不便,當年,我們要為住在偏遠地方長者服務,就只能靠街渡和步行。街渡班次疏落,每次完成服務後,都要爭分奪秒跑到碼頭,趕不到的話便要在碼頭呆等兩小時﹗」、「有些服務使用者是說「家鄉話」的,有時看到同工與他們『雞同鴨講』,真是哭笑不得。」東涌家務助理服務單位(下稱服務隊)的前單位主任梁寶珊和單位主任關熙雯向筆者娓娓道出她倆和服務隊同工的工作日常,發現他們的工作是非一般的任務。   動力的來源 黃婆婆(化名)是服務隊的服務使用者,住在沙螺灣,因為一次不幸跌倒,令她行動不便,外出和打理家居都有困難,所以申請了家務助理服務。同工每次出勤都要坐街渡,到達後要走大半小時山路方到達婆婆家,有時運氣不好,更會遇上野狗追、被蛇攔截,非常驚險。同工付出無數汗水和腳力,為的不只是為婆婆煮飯和打掃,更重要的是希望達成婆婆「原村安老」的心願,「黃婆婆不求生活豐盛,她只想在熟悉、有感情的地方養老,而我們是她唯一的支援,做到便盡力做﹗」梁姑娘如是說。   人與人之間最純樸的連結,亦是同工「上山下海」的動力來源。鄉村平日較少外來人出入,婆婆起初不太願意與同工交流,但同工的盡責、細心和關懷,漸漸打破婆婆心中的圍牆。「婆婆每當看見同工辛苦工作時,都會遞上一杯水、叫他們休息一會,又會下『逐客令』催促他們趕緊上船回去。 」如此簡單直接的回饋,教人暖在心頭。   運送的,不只是飯餐 家務助理服務看似是協助個案「打理家頭細務」,事實卻不止於此,服務隊往往從日常細微之處觀察到個案的深層需要,從而提供或轉介相關支援。   關姑娘分享道,陳太(化名)一直長時間獨力照顧患癌丈夫,忙得無法抽時間下廚,服務隊為他們安排送飯服務。雖然他們的基本需要解決了,但其實身心疲憊的陳太更需要情緒和壓力的出口。   「記得初時接觸陳太時,她有點焦慮不安、神色恍惚,並抗拒向任何人剖白內心感受,情況令人擔心。」其後,關姑娘不時致電和探望陳太,向她表示關懷,在一番努力後,終獲得對方的信任。「陳太已把我當為親密的傾訴對象,在我們每次的電話傾談後,她也會期待我下一次的來電。」陳太在服務中收到的不單是一份餐膳,更是照顧者最需要的陪伴。對關姑娘來說,她也得到一份珍貴的禮物,那就是陳太對她的信任。   上下一心 皆因有情 隨著服務需求增加,服務隊由成立次初只有1位社工及2名家務助理員,發展至現時有14位同工,包括社工、司機、廚師、家居照顧服務員、助理程序幹事及文員。關姑娘坦言人手緊拙,服務隊每天午膳和晚膳分別要送60-80個飯餐,行程相當緊湊。遇上緊急關頭,廚師、社工以至單位主任都試過落手落腳幫忙送飯。   驅使服務隊上下一心的,除了是工作的滿足感與意義,更是與服務個案之間的「情」,關姑娘謂:「前線同工與長者天天見面,關係猶如家人般親密。」這份感情的回饋,讓不少同工由服務隊成立留守至今22年,當中家居照顧服務員阿清和司機光哥更在退休後,申請重聘,繼續為單位提供服務。   服務升格  回應社區需要 現時服務隊的服務涵蓋60歲或以上、身體機能沒有或輕度程度缺捐的普通個案,但東涌區由20多年前一個年輕的新市鎮發展至今,亦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體弱個案需求增加,東涌家務助理服務獲社署批准,將於本年10月升格為綜合家居照顧服務,繼續為北大嶼山提供更深入和跨專業的護理支援。   東涌綜合服務督導主任黃鎮業表示服務隊升格後有更多資源,將增聘或外購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護士及家居照顧員等人手,並為現有同工提供護理培訓。轉型的過程並不容易,但能為服務使用者提供更專業的介入,多困難也是值得的。
繼續閱讀
幼兒服務
跨越地域界限 助孩子和家長為升小作準備
升讀小學是幼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因為這是他們成長的加冕。為了讓他們做好升小的準備,過去,不少組織或學校都會舉辦不同的升小適應活動,奈何今年疫情反覆,不少活動都未能如期進行。有見及此,「愛.孩子」- 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下稱計劃)的團隊成員攪盡腦汁,希望為K3幼童及其父母提供不受地域限制的支援服務。   從認識中克服恐懼 其中,製作虛擬實境(VR) 小學導覽影片是他們的一項新嘗試。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服務總監黃若詩說道:「同事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學邊做。不斷學習和求變,是團隊回應服務使用者的需要的重要元素。」相信大家從沒想過疫情的出現,反能激發人們更多的創意思維。   導覽影片以一間小學作為背景,由一對小朋友用對話作聲音導航,透過互動的方式帶領孩子在虛擬實境中,360度遊走及認識校內的每個地方,如課室、操場、電腦室、圖書館等。除了讓幼童認識學校環境之外,影片能讓幼童知道小學的學習模式、紀律等,例如:在不同場合中需要遵守的規矩、課堂中老師的要求、有什麼需要自己自主地做等。「幼童面對環境和身份轉變會抱有期待,但對於未確定的事物亦會有所恐懼。導覽影片能讓幼童預見升小後的情況,好讓他們從認識中克服對轉變的恐懼。」黃若詩表示。   導覽影片的操作相當簡單,幼童及家長可輕易使用。駐校社工在早前K3學童復課期間,把導覽影片在校內播放,孩子們的反應正面,表示內容有趣、富新鮮感:「原來小學是這樣的!」、「校園很大、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不少校長和老師均對影片感到驚喜,從未想過可以這種形式帶孩子「參觀」。   家長的挑戰 早前教育局公佈9月開學所有面授課程都要暫停至另行通知,計劃的駐校社工陳美如及王嘉怡不約而同說道:「在這情況下,最感壓力的應該是家長。簡單至買校服和課本等開學準備都存在很多問號,家長更要為孩子準備網上學習的配置及增潤個人的電腦技巧而感到煩惱。」故此,計劃團隊在疫情期間為家長進行視像支援小組,除了提供具體管教、適應和調整心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家長知道,他們是有團隊支援的。陳美如及王嘉怡也不時提醒家長,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要懂得自我關懷、樂觀面對未知:「家長作為外界訊息的接收者,消化後再傳遞給孩子,當中正面或負面的能量,孩子都會一一接收和被影響。」   疫境加快了成長 或許疫情期間的轉變正是幼童,甚或是計劃團隊,以至是你和我「生活學習」的最佳場景。每個人都在變幻的環境下學習解難、想方法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難題。「在早前的復課時,我發現孩子比從前更珍惜與老師、同學相處的時間,少了過往同學間打打鬧鬧的情況,曾經有一位學生對我說:『我已經長大了!不要為我擔心呢!』」陳姑娘如是說。
繼續閱讀
家庭及綜合服務
戒毒媽媽的重新發現
懷孕是一份祝福,對受毒品困擾的孕婦來說更是戒毒重生的黃金改變期,但孕育一個生命的重量、旁人的標籤目光,往往令康復路寸步難行。   由聖公會福利協會新念坊於2018年開展的「媽媽·足孕」戒毒支援計劃剛於7月底完結,單位督導主任陳詠斯(Peggy)總結經驗,發現這班媽媽其實擁有巨大潛能,只要給予機會、與她們同行,她們是可以轉化成懂得愛與付出的新角色,其中一位是阿怡(化名)。   成長創傷的止痛劑 阿怡的成長並不愉快,被父母忽略、遭受性侵、未婚懷孕、墮胎,偶然接觸毒品後讓她找到逃離現實傷痛的止痛劑,自此染上毒癮。後來她結識了同樣染有毒癮的男友,不久因懷孕決定結婚。   組織新家庭、迎接新生命本充滿盼望,豈料這卻是惡夢開端。阿怡父母沒有因為將為祖父母而雀躍,並不支持她生下孩子;產檢時護士給她的關心反為她帶來壓力:「你繼續這樣下去,BB真的會被收走!」   胎動的連繫:我與你在一起 阿怡感氣餒、掙扎,但是兒子給了她肯定,「當我難過時,感覺到他的心跳、在肚裡踢我,彷彿在告訴我,我倆的生命是連結在一起的。」兒子亦推動了她在懷孕後期嘗試戒毒。可是兒子出生後,丈夫經常對他們家暴,阿怡再次墮進黑洞,反覆復吸。   幾年後次子出世,丈夫欠下一身債務,更被阿怡發現出軌。接連打擊令阿怡情緒崩潰:「我曾想過抱著孩子跳下去,一了百了。」所謂絕處逢生,一步步被迫入死角的阿怡為了保護兒子,她下定決心尋求支援戒毒。   兒子重新靠近:媽媽可以陪我多一點嗎 大兒子過往與阿怡關係疏離,更出現發展遲緩、創傷後遺症等問題,罪疚感、旁人的質疑使阿怡往自己身上貼上標籤—我不是一位合格的母親。新念坊社工李芳(Fion)說道:「其實小朋友並不需要一位完美的媽媽,而是需要著緊他、真誠愛他的媽媽。」李芳會與阿怡分享親子關係的正確價值觀,著她先為兒子建立安全感。阿怡與大兒子的關係亦日漸親密,有一次大兒子對她說:「媽咪,我不想你外出,想你陪我多一點,可以嗎?」這是兒子第一次用言語表達他是需要媽媽的。面對前夫步步進逼提出探視兒子的苛索,阿怡身心疲累,有一次兒子問她:「爸爸會回來嗎?他會不會再打我?」她能以溫柔堅定的語氣告訴兒子:「不用怕,有媽媽在。」「我不是一位合格的母親」這個標籤,就在這能力感中慢慢撕下來。   一份小禮物 見證「受助」轉化為「付出」 李芳表示阿怡已戒毒近兩年,小兒子亦快兩歲,她已脫離了產子後6-12個月的復吸高危期。阿怡形容李芳為生命中的天使,一次李芳陪她到醫院覆診後,二人一同坐巴士離開,阿怡糾結良久,拿出一枝潤唇膏,說:「可以將這個送給你嗎?我想了很久,應該送些什麼來答謝你。」這份禮物並不昂貴,心意卻讓李芳深受觸動,這見證著因創傷而不擅建立親密關係的阿怡正邁向復和,在康復路上以及與兒子的共生關係中,逐步感受到愛與安全感,讓她能從受助角色中轉化,成為有能力去愛和付出的母親。   「媽媽·足孕」計劃於2018年至2020年期間服務了50宗個案,有媽媽在參加計劃期間再度懷孕,抑鬱焦慮的情況均顯著減少,比從前更享受為人母的喜樂。計劃獲禁毒基金會再度贊助舉辦。陳詠斯表示計劃跨專業的合作模式能全面照顧這班媽媽的獨特需要,希望服務能恆常化,同時她期望新一期計劃能為媽媽們加強互助支援,並在社區建立物資分享平台。
繼續閱讀
安寧服務
生命有限 不留遺憾 兒童紓緩照顧服務為病童及家屬帶來希望
提起「紓緩治療」,大家或會聯想到「長者」、「晚期病人」,其實患有重病、生命受限的兒童同樣需要紓緩治療服務。全港每年有約1,500個兒童紓緩治療個案,相對成人個案少,受關注的程度較低;除公立醫院兒科病房外,目前坊間只有由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於去年開展的賽馬會「友晴同路」社區兒童紓緩照顧計劃(下稱計劃)以及另一間社服機構設有此類服務。   放手等於放棄? 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梁梓敦認為,社區有需要填補此服務空隙,尤其需要加強心理和社交上的支援,因為病童和照顧者所承受的痛苦和壓力都是密集且強烈的。在訪問中,梁梓敦分享了一個他感受特別深刻的個案—中學男生阿馳(化名)某天在家中突然暈倒,送往醫院後始發現他腦裡腫瘤破裂,引致腦出血,導致他腦幹死亡。阿馳與姑媽同住,父母居於內地,出事時父母和姑媽都怪責自己未有好好盡照顧者的責任,內心充滿罪疚感。   阿馳的狀況每況愈下,出現了併發症,醫生明確向家人道出實況:「阿馳現時只是靠儀器維持生命,你們會選擇拔喉嗎?」面對孩子已沒有生存的希望,父母或照顧者要放手談何容易? 放手等於放棄?   梁梓敦表示個案反映了兒童紓緩個案的特點—病童尚未成年,仍需依靠成人照顧,照顧者往往會出現強烈的自責:「是否自己未有照顧好孩子,才會令他患病?」要拆解這份自責,關鍵在於請他們重新肯定自己過往付出的努力:「我會邀請他們回想當時擁有的資源,肯定他們已盡力作了當刻最好的照顧和決定,而這些都基於對孩子的愛,往後的事誰也無法預測。」   另外,社工亦會協助家人認清現實狀況,如阿馳的個案,社工便需要按客觀狀況,協助其父母認清他們所盼望的奇蹟不會發生,要慢慢接受兒子不會康復的事實;同時亦要讓父母明白拔喉並不等如放棄兒子,而是讓他舒服和有尊嚴地離開。   支援病童重返社區生活 「友晴同路」社區兒童紓緩照顧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撥款於2019年12月開展,為期3年,為18歲以下、由醫院確診及轉介之患重病而不會康復的兒童和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身、心、社、靈的全面支援,讓他們從面對疾病以至離世的過程中都得到適切的照顧。 梁梓敦表示計劃著眼點並非臨終照顧,而是讓病童情況穩定後,能舒適、有質素及有尊嚴地返回社區生活,因此社區支援十分重要。計劃會為對象提供醫療服務、哀傷輔導、圓夢活動等支援。同時亦會照顧其親屬,尤其是兄弟姐妹的心理和社交需要。                                                                                                                                                                                    公眾教育 專業培訓 由於華人社會往往不懂如何「談生論死」,因此計劃亦著重提升公眾對兒童紓緩照顧的關注與認識,中心特別製作了四格漫畫,並會定期於Facebook專頁上載,目的是希望以簡單直接的方法,讓大眾了解相關概念。另外,中心亦會與香港兒童紓緩治療學會合作舉辦專業同工訓練,提高業界的知識和技巧。   心存盼望 並肩同路 訪問當天,正是阿馳要拔喉的日子。梁梓敦從事安寧服務多年,面對生命無常,亦難免感觸難過,對年輕生命的逝去特別感可惜,但他說道:「我會時常提醒自己不要失去盼望和信心,相信上帝當中必定有其安排和旨意;若心中只存有不幸、難過、絕望、苦難,我又怎樣能繼續扶助有需要的人?」梁梓敦最後寄語每位病童父母前路雖艱難,但無須怯於分享自己的感受,因為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支援,能夠給予他們力量繼續好好與孩子走下去。   計劃Facebook專頁:友晴同路 - 社區兒童紓緩照顧
繼續閱讀
特殊學習需要服務
特殊教育需要兒童舞出新天
一個簡單的初心,不只為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兒童帶來快樂,還有意想不到的改變。   最緊要快樂 於2017年,聖公會屯門綜合服務 — 賽馬會青年幹線單位主任(下稱「單位」)鄧如輝策劃了一個名為「舞動寶寶計劃」的舞蹈小組,目的是希望為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提供一個娛樂活動,讓他們得到一點喘息的機會:「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經常要接受大大小小的訓練,生活頗為枯燥,沒有太多玩樂時間,也令親子之間的關係繃緊起來,所以我們希望製造機會讓他們輕鬆一下。」為何會以舞蹈作為服務介入手法 ?鄧如輝解釋全因舞蹈有抒發情緒的作用:「身體做出的動作,其實會影響其心情,舉例說你經常做出笑這個表情,心境不知不覺間也會開懷起來。」                                                                        一個小小的10人舞蹈小組,由專業導師帶領,關顧到學童的特質,舞蹈會以日常生活為主題,例如:刷牙、追巴士等,令學童容易掌握。課堂不追求技巧,更不講求動作漂亮與否,學童隨著音樂,擺動身體,做出生動又有趣的舞步,令他們每堂也感到開心盡興。   意外的發現 在活動舉行期間,鄧如輝發現舞蹈小組在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身上發揮了神奇功效。「在很多人眼中,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恍如來自另一個星球的孩子,他們不擅長以語言表達情緒、不擅長跟從指令、與外界關係疏離……舞蹈教育(Dance Education)讓兒童在輕鬆愉快的過程中啟發多元智慧,從而改善他們的問題。」鄧如輝笑著說。   首先,她發現學童學習舞蹈後,在自我控制和協調能力方面都有所提升,好像有一位學童經常在課堂上失控地尖叫;在學習舞蹈後,他尖叫的情況有所改善,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言行。「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身體的協調力十分弱,舞蹈小組包含肌肉控制訓練,如倒立、彈跳、伸展等,改善了他們腦部和身體的協調能力。」她解釋。   鄧如輝也發現舞蹈可以提升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能力感及自信。「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身體部分肌肉發展較遲緩,所以不夠強壯。我們事前也沒想到,但在課堂中發現這一點反過來變成他們的優勢,柔軟的筋骨助他們輕而易舉做出某些芭蕾舞動作,例如將腳踝放到頭頂,這有助他們建立自信心,覺得自己不是每一點也比人弱。」   此外,透過舞蹈,舞蹈組的學童跟從指令的能力也提升不少。「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合作』、『空間』,單單透過言語,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比較難以掌握。但在班上重覆練習舞步的走位、與其他兒童配合動作時,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會不知不覺掌握這些概念,之後家長下達與這些概念有關的指令時,他們會較容易跟從。」   「媽媽…」 鄧如輝回想起有一個故事令她十分感動。有一個舞蹈組的學童媽媽有一天向她道謝,表示她打從兒子懂得說話之後,一直很少聽到兒子叫「媽媽」,因為兒子在日常生活都不受控,亦不會聽她的指令,兩人關係感覺陌生。但兒子參加舞蹈組後,多方面情況都有改善,大家多了溝通,對兒子叫「媽媽」的聲音再也不陌生。   由於舞蹈堂取得多項成果,所以單位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將活動擴展成「賽馬會『星動歷情』計劃」。計劃為期兩年,由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間分兩個階段開展,將有系統地訓練小一至小四的學童的自我覺察、社交、與環境連繫等能力。參與計劃的小學共有8間,同時,單位成立了兩隊社區隊伍,供學校以外的學童參加。除了原有的服務外,新計劃將加強家長情緒支援及教育、家長減壓工作坊等其他方面的服務。
繼續閱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

加入我們
聯絡我們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