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事工
「童升.同樂」幼稚園升小一適應託管服務 在反覆的疫情下順利推展
「我們雖眾,仍屬一體」,聖公會堂、校、社服於今年暑假,集合各肢體的力量,為澳門北區的雙職家庭推出「童升∙同樂」幼稚園升小一適應託管服務。
聖公會與聖公會澳門聖保羅堂合作,並獲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全力支持,借出課室、操場及圖書館等場地,於7月及8月期間為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附屬幼稚園的K3學童,提供升讀小一適應課程。服務更支援其他就讀澳門北區學校的雙職家庭,共獲百個家庭報名參與。
課程設計照顧學童需要
託管課程為期3周,每周5天,為加強升小一學童的適應力,課程設計包括五大方向:「校園環境認識」、「學習技能提升」、「執行功能運用」、「自理技巧練習」及「群體生活經驗」。
社服同工會帶領學童進行實境體驗,如前往學校圖書館閱讀、在操場上進行體能訓練及在小賣部體驗購物,讓學童能預視學習環境的轉變及提升覺察力。另外,課程亦會讓學童學習清潔午膳餐具、擔當課室值日、學做小學生本份。同工在活動中亦加入主題繪本和群體遊戲,以促進學童的社交技巧。澳門聖保羅堂教會同工則每週安排聖經故事分享,挑選適合學童的主題,如上帝的傑作創造、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等,讓學童認識真理、學習感恩。
疫情下的應變
於7月託管服務即將完結之時,澳門的疫情突然出現變化,政府宣佈所有活動暫定,具彈性及創意的社服同工,為了讓學童及家長能參與結業禮,精心安排線上頒奬禮及總結,讓學童能總結和圓滿經驗。另外,社服同工將8月學習內容,全面改為網上課程,以15天線上錄音、錄影教材等方式,支援雙職家庭學童留家學習的安排,減輕家長的壓力,同時使學童保持有序作息和穩定的情緒。
社服同工在「微訊」(WeChat)開啓了家長群組,定時與家長溝通,獲得不少家長正面回饋,家長表示:「坊間的託管活動主要是看管學童功能,但能回應孩子發展階段的服務卻乏善可陳。反之,學童參與服務處的課程後,會主動分享參與託管的點滴。」家長滿意託管符合需要且具創新性,期望來年繼續開辦及增加其他初小年級的暑期託管服務。
服務處會繼續與教堂、學校緊密合作,發揮三頭馬車的優勢,以行動來實踐和見證上主的慈愛,繼續以多元手法回應澳門社區的家庭需要,讓更多服務對象受益。
繼續閱讀
基金及支援項目
施比受更有福 在疫境下分享主愛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社會大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失業或低收入的個人及家庭情況尤為惡劣。感謝主內各弟兄姊妹踴躍支持「心意行動」的緊急支援工作,持續捐款令受助者得到適切及時的幫助。
疫情下的弱勢社群
過去一年多,福利協會接觸到不少基層家庭,因收入銳減,甚至面臨失業,在嚴峻的經濟壓力下,令他們生活十分無助,連一日三餐也成問題,更沒有多餘的資金改善家中環境。就如一些劏房家庭,衛生及通風環境惡劣,狹少空間下,汗味、廚房及廁所氣味混雜,引致病菌滋生及敏感症狀等威脅。除了居住問題外,疫情下,大家都習慣利用互聯網上學、工作以及與親朋交流,可是獨居的基層長者、學童及復康人士,因缺乏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上網設備,於疫情下難以與外界聯繫及繼續學習,所以「心意行動」積極尋求資源,除緊急食物支援外,亦可購買改善家居衛生或學童學習環境的物資。
「愛鄰舍如同自己」 細心關懷與祝福
今年夏天,適逢政府推出消費劵推動經濟,「心意行動」亦收到禮拜堂教友查詢,希望藉此契機關心一些基層家庭的實際需要,遂於禮拜堂呼籲弟兄姊妹捐贈現金或禮券。福利協會考慮到學童長期背負過重的書包、長期在電子螢幕前學習,學童的骨骼及視力都會受到傷害,故利用善款購買了一批護脊書包及護眼檯燈,在這些清貧學童開學前已送到他們手上。同工也利用善款採購一些小型及節能的空氣清新機、冷風機等,送予居住於劏房的家庭,令長者與學童長期身處的惡劣家居環境得以改善。
今日大家仍然受疫情影響,然而弟兄姊妹們都願意將自己所有的與人分享,施比受更為有福,讓我們將這福份廣傳,繼續分享主愛,關懷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各弟兄姊妹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心意行動」熱線:8209 8122。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家居照顧服務隊為長者「加餸」 自製軟餐慶中秋
中秋佳節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各種菜餚慶團圓,但有吞嚥困難的長者往往只能進食由數種食物攪碎製成的「糊仔餐」,未能滿足口腹之欲。香港聖公會黃大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今個中秋則搞搞新意思,為長者「加餸」,讓長者可享用設計成食物造型的軟餐,歡度中秋。
跨專業團隊合作 炮製精緻軟餐
黃大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單位主任陳蕙賢指,部分長者因不喜歡糊仔餐而時常感到食慾不振,故服務隊早前購入軟餐機器,並接受培訓,再由廚師及言語治療師等組成跨專業團隊,經過多番練習及嘗試,一同研究如何製作色、香、味及形俱備的精美軟餐,並趕及在中秋節「加餸」日,將雞腿及蠔豉冬菇生菜造型的軟餐,送到黃大仙區內有吞嚥困難的長者手上。
長者首次接觸感新鮮
「他們也是第一次接觸軟餐,覺得很新鮮,原來軟餐的質感這麼順滑,味道也不會混和在一起,菜是菜的味道,雞是雞的味道。」陳蕙賢笑言,也有「老友記」乘機抱怨一番,坦言不喜歡糊仔餐的食物質感「一撻撻的」,吃下去是多種食物混雜的味道,實在難以勾起食慾。
陳蕙賢解釋,軟餐需要在煮完菜餚後,將食物攪碎成黏稠的液體,並加入酵素粉,將液體倒入食物模中,待凝固成形後脫模,便得出食物模樣的軟餐,製作時間會比固體的菜餚多20至30分鐘,言語治療師亦會在製作軟餐期間,就餐點的軟硬度提供專業意見。她指出,服務隊的照顧對象,是那些自己無能力,而家人亦未能協助煮食的長者,所以服務隊的送餐服務是他們唯一的飲食選擇,食物質素則更顯重要。「感覺到當他們打開飯盒吃這頓飯時,真的很開心,即使製作軟餐需要更多時間及步驟,但一切都是值得的。」陳蕙賢說。
計劃將軟餐恆常化
雖然最終成果令長者非常滿意,但服務隊認為仍有改善空間,例如令製作出來的軟餐外觀變得更好、倒模更流暢;食物盒也需要選購較矮身、沒有分隔的款式,以便放置軟餐及保持其外觀。陳蕙賢透露,未來再有節日「加餸」時,服務隊會以軟餐取代糊仔,福利協會各支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長遠更計劃將軟餐恆常化,從而提升長者的餐膳和生活質素。
繼續閱讀
精神復康及智障人士服務
跨專業團隊打造「魔幻棋子冒險之旅」 改善智障會員的身體機能
隨着醫學進步,人均壽命得以延長,但當國際標準定義60或65歲已屆長者之齡時,智障人士卻因身體狀況差異,一般早於40歲時已出現老齡化狀況。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屬下的湖景綜合復康服務—展能中心及宿舍一直致力為智障會員提供「個別關懷、全面照顧」的復康服務,使他們能過著有尊嚴的生活、發展所長和參與社會事務。為了延緩會員老齡化及改善其體能活動和自理能力,中心團隊決定將傳統設計的治療室改頭換面,融入新鮮有趣的元素,以增加會員參加運動和訓練的興趣與動機,從而減慢衰老狀況。
治療室大翻新 提升訓練趣味
由於智障人士一般易為繽紛色彩、音樂節奏和富趣味的遊戲所吸引,於是治療師團隊和福利協會發展部的設計師便於兩年前開展跨專業團隊協作,著手將治療室改造成寓運動於遊戲的地方—「魔幻棋子冒險之旅」。物理治療師主要為運動訓練注入「冒險遊戲」概念,發展部設計師則在裝修設計上一改治療室那治療性質較重及沉悶的感覺,重新營造充滿活潑玩樂(Playful)、開心愉快(Cheerful)及充滿成功感(Successful)的氛圍。全新的治療室不但添置了由「樂齡及復康科技基金」資助購置的新穎訓練儀器,整個空間更變得色彩繽紛,並融入大型主題情景佈置(Supra-fall in situ mat),使會員儼如置身冒險遊戲之中,感覺新奇有趣。開始「冒險旅程」前,會員須先站立及投擲長、濶、高皆為1尺3的大骰子,並由投擲數字決定進入那個遊戲情景之中,這過程也訓練了會員的站立平衡及協調能力。「魔幻棋子冒險之旅」六大遊戲情景包括:
奇幻星星:設置於治療室門外的TWALL,內置不同顏色之LED燈遊戲,訓練手眼協調、動態平衡、大肌肉力量及認知;
礦石奇遇:治療室內的小型攀石牆,攀石頭色彩繽紛,目標為吸引會員上下左右攀爬,鍛鍊手握力、四肢手眼協調等體能發展;
尋繩記:色彩鮮艷的繩網設計可吸引會員上下左右攀爬,除了進行上述體能訓練外,更可訓練本體感覺或前庭感覺;
逃出魔幻紀:以附設防跌懸吊功能的跑步機配合情景,訓練步姿及下肢大肌肉;
幻影迷城:以科技儀器TANO感應肢體活動復康遊戲機,吸引會員進行各式運動,覆蓋並混合各種不同訓練元素;
飛出時空:以大型樓梯及滑梯,訓練肌力、協調、平衡,亦挑戰會員的前庭感覺。
集運動、遊戲於一身 有效改善身體機能
整個「冒險旅程」既富趣味又能吸引智障會員投入參與,有會員認為治療室設計新穎,玩遊戲之餘,又可鍛鍊筋骨,並可藉著不同的遊戲鍛練腿力及上肢活動幅度,使運動訓練不再局限於頻率、力度、次數,而是充滿開心、玩樂及滿足感!
除了會員對「魔幻棋子冒險之旅」的高度評價外,物理治療師也為參加計劃的30位會員進行平衡能力及反映大腿肌力的「坐至站立」測試,以評估成效。結果顯示有40%及26%會員的平衡能力分別在兩個月間有進步和得以保持,更有三分之二的會員的「坐至站立」能力有所進步。由此反映,「魔幻棋子冒險之旅」帶來的短期效果顯然易見,而中心團隊亦會繼續觀察長遠成效及後續跟進,希望能改善老齡會員的生活質素,減輕照顧者的照顧壓力。
繼續閱讀
基金及支援項目
西九龍教區牧養專責小組與心意行動合作 重新連結 與主同行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相信不少弟兄姊妹會因疫情減少社交接觸,從而感到孤單甚至焦慮。日常生活、工作、照顧家庭及長者的困難與壓力,既減少了宗教聚會,亦減少了教友間的會面與支持。目前本港疫情漸緩,大家都需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與他人重新結連,在信仰中重新得力,才可以成為別人的天使。
西九龍教區牧養專責小組主辦、心意行動協辦的「重新連結‧與主同行」講座,在今年8月21日舉行,鼓勵弟兄姊妹關顧自己身心需要、活出快樂人生。當天講座由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臨床心理學家陳凱昇主講,內容包括短講、練習及有趣的線上遊戲,分享如何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況及如何紓緩壓力。
尋找壓力源:靜觀及覺察
講員帶領參加者作覺察「STOP」練習。「S」是「Stop」,參加者首先暫停當刻正在做的事情;「T」是「Take」,用些時間專注於一呼一吸;「O」是「Observe」,即觀察當刻的感覺、念頭、行動意願等;「P」就是「Proceed」,即繼續做回自己想做的事情。參加者在練習中能覺察到當刻的身心狀態,例如呼吸短淺、肌肉繃緊等等,從中學習調節及放鬆。
講員繼而分析壓力與情緒反應的形成。他指出,人們會以行為(Behaviors)、情緒(Emotions)、感觀(Sensations)、思想(Thoughts),感受及回應外界的剌激,而情緒包括傷心、喜悅、恐懼、厭惡及憤怒等。適當的壓力令人有更佳的表現,因為過少的壓力令人沉悶及缺乏動機,過大的壓力,會令人緊張及情緒低落。一些人受到外界刺激時,會在大腦以「快線」運行,立刻化為情緒,並作本能「反應」,例如一些人會因壓力而很容易發怒。講員提醒參加者,要學習以「慢線」運行,在大腦透過思維及控制,停一停、想一想才作出「回應」,這樣才能有效地減低負面情緒對自己及對別人帶來的傷害。
減壓方法及求助
講員鼓勵參加者,多使用對自己有效而又不傷身體的減壓方法,例如睡覺、運動、找朋友傾訴或靈修祈禱等等。他亦分享一些研究指胡思亂想的心是不快樂的心,完全沒有胡思亂想的人,比有開心或不開心回憶的胡思亂想的人更快樂。完全沒有胡思亂想的人,就是所謂「放空」。沒有雜念的人,全心全意地專注於當刻的事,無論是聽音樂、看電視、做家務、運動及進食等等,都能令自己更放鬆和情緒穩定。因此,更能專注於自己正處理的事,有助於大家更放鬆、更快樂。講員亦提醒當情緒困擾、負面情緒或壓力已經影響到日常的生活,且持續了一至兩個月的朋友,必須勇敢地向親友或專業人士尋求協助。
與主同行:從靈修找出迷失方向的出口
活動最後由吳達維牧師主持靈修,包括唱詩、分享詩篇和以弗所書以及祈禱。大家一同向主祈求,平靜地和上帝分享得着,從而與主親近、與主連結,從新得力,相互關顧,從疫情中走出來。吳牧師當天分享了詩歌《黑暗絕非黑暗》,歌詞如下:
「主內,黑暗絕非黑暗,非黑暗,黑暗有如白晝的光明。」其實在黑暗裏,面對困難與壓力,弟兄姊妹不需要害怕,因為主與大家同在。
繼續閱讀
安老服務
「煮播2.0」載譽歸來 從煮食改善長者腦退化
「我太太很喜歡下煮,以往每餐美味可口的飯菜都是由她親自主理的。」廣輝與太太卓雅相濡以沬大半生,本來平淡而溫馨的生活卻在10年前悄悄起了變化……
病患來襲 夫妻角色逆轉
「大約2011年,我發現太太經常忘記大小事情,如炒菜時會重覆放鹽、混淆了鹽和糖等,後來醫生確診她患上認知障礙症。為免她感到吃力或受傷,我開始一手包辦所有家務,同時貼身照顧她各種生活需要。」廣輝坦言他的生活都是以太太為重心,而太太也愈來愈倚賴自己。
從「煮飯」重建能力與自信
廣輝一直積極面對人生順逆,經常與太太參加長者中心的活動,最近兩夫婦更參與由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福利協會」)及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煤氣公司」)合辦的「煮播2.0」。活動主要為認知障礙症長者及其護老者而設,旨在將「煮飯」變成一種訓練腦筋的活動,並讓長者與護老者通過合作煮食互相了解,學習如何相處。
「太太以前是家中主廚,我希望她可在『煮播2.0』中再次體驗『煮飯仔』的樂趣。但第一次上課時,我內心始終有點忐忑,一來廚房有火、有刀,比較危險,二來太太患有認知障礙症,我擔心她未能應付繁複的煮食程序。」廣輝最初總忍不住出手幫忙,幸好同組的企業義工不時提醒他要相信太太,讓她親自動手做。
採訪當天正是「煮播2.0」第一組的最後一堂,看了烹飪導師示範後,一眾學員已禁不住躍躍欲試。卓雅在廣輝和企業義工的提示和鼓勵下,按照烹飪導師和職業治療師設計的程序分析食譜,一步步準備各種材料,如打發雞蛋、切蔥粒、攪拌魚肉、調味和煎蛋皮等。卓雅雖然有點緊張,但也用心參與每個步驟,最後成功炮製出色香味俱全的「魚肉雞蛋卷」。廣輝則化身成助手,輕鬆地為太太拍下大廚的英姿。
一場有溫度的烹飪課
「『煮播2.0』彷彿帶我們回到新婚時候,一起入廚的溫馨日子。看見太太重拾洗、切食材和控制爐火等基本煮食技能感到很欣慰,原來她的廚藝還不錯呢!近年,我一直沒信心讓太太走進廚房,但這五節烹飪課令我明白只有適時放手,才能幫助她提升自理能力、自信和快樂。」廣輝說太太現在會在家中幫忙切蔥、洗菜和炒蛋等簡單烹煮工作,他更笑指捨不得「煮播2.0」這個愉快而實用的假日活動!
2017年3月,福利協會與煤氣公司首次合作,由職業治療師及煤氣烹飪導師聯手設計煮食程序記憶訓練計劃—「煮播」,調查更發現計劃有效提升輕度認知障礙症長者的自信心、煮食和認知能力。今年,「煮播2.0」載譽歸來,更融入家庭元素,鼓勵護老者陪伴長者一起學習製作家常菜式,增進彼此溝通和欣賞,鞏固家庭關係和傳承家庭文化。「計劃其中一位護老者雖然跟母親同住,平日卻甚少交流煮食心得。『煮播2.0』正是一個平台,讓女兒有機會跟媽媽學習『梅菜蒸豬肉』的家傳小秘技。這次我們亦鼓勵護老者陪伴長者持續在家練習煮播的菜式,藉此提升認知訓練的成效,增潤家庭關係。」負責計劃的督導主任黃若恒姑娘更希望護老者可從中學會放手的重要性,從而紓緩積壓的照顧壓力。
「煮播2.0」下一期小組將於2021年11月舉行,有興趣參加的長者和護老者請把握最後的機會,親臨香港聖公會西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地址:西環山道28號曉山閣地下A-E室)報名及進行評估或致電2818 3717查詢活動詳情。
繼續閱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