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6_1

Information Centre Our Stories

Others
葡萄園 輔導服務處 照顧身心靈需要
青少年在成長路上的不同階段,學會面對逆境、迎難而上是這段路途中一大重要的課題,故福利協會一直致力與青少年並肩同行,為他們提供適切支援。   多元體驗 培育良好價值觀 由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與聖公會香港島教區西南聯區(聖士提反堂、聖路加堂及聖提犘太堂)協作開展的「葡萄園」傳道服務計劃,現時以流動方式為區內的聖公會中、小學提供到校服務,推動生命培育。計劃於2019年度與聖提摩太堂及聖公會呂明才中學合作推行「陶造生命計劃」,透過結合成長發展及福傳的多元活動,擴闊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建立正向價值觀,提升抗逆力、自我肯定及效能感,達致身、心、社、靈全人健康發展。   計劃對象為中一生,每星期會進行一次以品德教育和生活體驗為主題的「奪果奇兵」小組,內容滲透聖靈九果元素,例如以「仁愛」為主題、於區內公園進行的長者探訪,除了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溝通技巧,更能推動他們對鄰舍的關愛;計劃亦舉辦了「跨越teen地」小組,透過行山、露營和歷奇等戶外活動,讓學生挑戰自我,提升自信,並讓他們從大自然中體驗上主的創造、在挑戰中仰賴上主的引領。   堂校社服合作 優化計劃 2018年參與計劃的中一生已成為大哥哥大姐姐,負責社工羅嘉進(Wilson)表示他們都變得更為成熟,能夠擔當主導角色,又會主動協助中一生,而計劃亦將延續對他們的培育,並加強領袖能力方面的訓練。同時,計劃將擴展與學校和家教會的合作,又會善用擁有不同工作專業的教友網絡,為即將選科的中三學生進行生涯規劃分享。   家庭治療 對症下藥 除了積極培育青少年成長,福利協會亦關顧到服務使用者對專業輔導服務的需要,故屬下設有一所非牟利及非政府資助的專業輔導中心—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輔導處」),由臨床心理學家、婚姻及家庭治療師、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及心理輔導員等專業組成之團隊,為各年齡層人士提供一站式的心理評估和輔導跟進服務。   家庭治療為輔導處其中一項服務,旨在與有需要的家庭一同去發掘他們共同擁有的資源,從而應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某些個案的問題來自孩子出現叛逆、曠課或離家出走等偏差行為,心理輔導員及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蔡杏華(Brenda)表示輔導過程非單單處理管教問題,而是視整個家庭為一個「系統」,注重關注父母之間、父或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從而尋找出問題的根源。   每個家庭面對的傷痛均夾雜著複雜的感受,往往難以宣之於口,尤其是心智未成熟的小孩和青少年,故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心理輔導員會使用非語言的治療方式,包括:藝術治療、沙盤治療和遊戲治療,讓孩子在創作中寄托自己的感受。另外,心理輔導員亦會面見家庭,讓成員說出感受。過程中,輔導員會引領各人理解身處家庭這個「系統」中如何互動,又會從各方面挖掘深層次的內在感受,以至各人的成長背景如何影響著自己在不同系統中的行為,尋找出家庭問題的根源。  
Read
SEN Services
「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 跨專業支援 陪伴孩子跨越學習障礙
近年,社會對特殊學習需要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惟不少有學習困難的兒童礙於經濟問題,往往未能盡早接受相關服務評估,延誤了黃金治療期。就此,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成立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的「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以基層家庭為服務對象,讓學前至小學懷疑或已確診為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童及其家長可得到多元化及跨專業之治療康復服務及情緒支援。   學習障礙 影響全人發展 晴晴(化名)8歲那年因言語及學習問題而參加「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的「能言喜動」學習支援計劃。計劃主要為懷疑或已評估為有言語障礙或其他特殊學習需要的基層小學生提供言語或職業治療服務。   負責個案的言語治療師鄭佩佩姑娘和職業治療師顧靜儀姑娘在接觸晴晴後,分別察覺她掌握不了基本因果關係以至圖像、句子和詞彙的意思,在語言理解、表達及認讀方面均出現嚴重障礙,同時亦有小肌肉控制和感覺統合等問題。因此,語言治療師便集中為晴晴提供不同的語言及組織能力訓練,而職業治療師則透過感覺統合和肢體協調訓練、繪畫形狀和連線、看圖找錯處及寫字等,改善她的專注力、動作計劃能力、組織能力、筆控技巧、抄寫準確度與速度及字體美觀度。   跨專業訓練建議 配合孩子個別化需要 「參加計劃期間,晴晴曾因情緒問題,獲轉介接受中心的個別遊戲治療輔導。」社工蘇日正姑娘跟進晴晴的個案期間,亦與言語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同樣發現她的情況遠較預期複雜,整體發展均遜於同齡孩子。因此,社工、言語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便進行跨專業合作會議,共同調整了一系列的個別化訓練計劃,並按晴晴的能力和個別需要,訂立更切合她成長及生活需要的個別和小組訓練。社工蘇姑娘亦鼓勵晴晴媽媽多了解女兒的需要和困難,結伴跨越每個成長關卡。   經過多個月的訓練後,晴晴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已有明顯進步,詞彙量亦較以往豐富,並能作一般對答及以較長的句子表達想法和感受。她的行為控制及專注力亦見改善,每節課堂約能安坐40分鐘,並逐漸掌握到字型間隔的概念,視覺感知及追蹤能力也有提升。經社工提點後,她亦較以往注意個人整潔和社交禮儀。   支援家長照顧需要 中心堅守「家庭為本」的理念,致力關顧孩子及整個家庭的需要,故計劃亦設有家長工作坊,旨在讓父母了解孩子的能力、需要及學習為子女進行恆常訓練的技巧,內容包括:與家長分享相關教材及網上資源、教導他們如何選擇桌上遊戲作針對性訓練、如何在家中或公園進行感覺統合訓練,以及訓練孩子讀寫能力的方法等。中心亦向晴晴提供課餘託管服務,多管齊下紓緩晴晴媽媽的親職壓力。
Read
Foundation and supportive projects
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 搶在黃金復康期 為患者提供最適切治療
突然失去表達、行動、自理等不同能力,單是想像已教人心驚膽顫,如真的不幸罹患中風,患者及其家屬所面臨的壓力及打擊可想而知。全球中風人數近年一直上升,而且有年輕化趨勢,然而若患者能抓緊中風後三至六個月的「黃金復康期」,接受適切治療,康復機會將大增。「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正是因此成立,基金專門資助低收入的中風患者接受適切治療,冀令他們盡快回復身體機能,重回生活正軌。   助單親爸爸回復自主生活 52歲的阿傑(Victor)正值盛年,今年中突然感到非常疲倦,並出現頭痛、等徵狀,經醫生診斷後確診為中風,右邊身體癱瘓,不能站立也不能安坐,活動及自理能力大受影響。   阿傑本身是單親父親,早年因生意失敗而申請破產,經濟狀況拮据;雖然他的親友已設法幫忙,惟生活仍然艱難。眼見突然中風,阿傑迫於無奈只好辭去工作,對未來已經十分擔憂;而一想起高昂的復康費用,以及無法照顧患有輕度弱智及自閉症的次子,他更是萬分焦慮。   幸而在醫院的介紹下,阿傑認識到「香港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並被轉介到聖公會張國亮伉儷安老服務大樓跟進病情。大樓同工了解阿傑的病情後,認為他具備康復潛能及動機,再考慮到他的家庭及經濟情況後,所以批准阿傑的基金申請。   阿傑獲批全數資助治療費用,在張國亮伉儷安老服務大樓接受3個月復康治療及訓練。接受治療前,阿傑需在兩個人協助下使用四腳叉才可步行。經過近兩個月密集式的復康訓練及住院照顧後,阿傑復原進度良好,現可自行使用手杖步行及上落樓梯,右手亦可重新做到扣袖口鈕及使用筷子用膳等細微動作,回復基本的自主生活。   跨專業復康治療 聖公會中風復康慈惠基金的部分儲備,來自福利協會每年一度慈善獎券活動所募集回來的善款,由2015年至今年8月獎券撥款已有77位有需要的中風人士從中受惠。此外,8成受助個案的復康進度理想,能重回社區生活;逾9成受助人感到自理及活動能力有一定程度提升,恢復自尊。   獲批基金申請的患者將接受聖公會張國亮伉儷安老服務大樓提供的一站式各種專業復康服務,其中物理治療師會結合現代針灸、電療、復康運動、各種平衡訓練,提升患者的肢體及活動能力;職業治療師則會準備進食、穿衣、梳洗等不同生活訓練,如何使用輔助器材等等,助患者重投生活。   此外,大樓還會就患者的表達能力、社交需要、心理需要,提供不同的專業協助及小組活動,讓患者重拾身心健康。
Read
SEN Services
SEN學童家長藝術創作中減壓得力
孩子甫出生,父母的生活便圍繞照顧其健康、學業和成長需要,而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家長更要兼顧各種評估和治療小組、處理孩子的學習和行為問題,疲倦、壓力隨之以來,但又往往因為忙於照顧子女而忽略了自身的需要。有見及此,香港聖公會愛童行計劃與福利協會的藝術治療師陳詠儀(Grace)合作,於6月至7月為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家長舉辦3節「靜心舒壓藝術治療小組」,讓家長在自在的空間裡,以藝術創作的方式表達作為照顧者面對的困難,從而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檢視、關顧自己的需要。   以藝術創作介入 Grace表示要家長以言語表達照顧壓力並不容易,以藝術創作介入可營造自由、放鬆、有安全感的空間,減低他們的防禦和恐懼。家長可以將難以啟齒的感受投射在作品的人物中,以有距離感的第三身去反思自己所面對的狀況,從而對自己的內心感受有新的發現。她又特別安排於小組開始時進行呼吸冥想練習,除了讓家長從匆忙的行程中安定心神,從而投入專注往後的活動外,亦讓他們藉此貼近自己的內心,在創作時能更容易將感受表達出來。有家長在進行呼吸練習、平靜下來時,方發覺自己的身體原來真的很疲累,什麼也不想做、什麼也不想說,從練習中亦得到片刻的休息。   重新發現「自我」 每一節小組均訂立了與「舒壓」有關的主題,例如「善待自己」、「騰出空間」,由藝術治療師提供黏土、乾花、圖片、字句咭等物料,讓參加者根據能力和喜好選擇適合當刻心情的媒介去創作。與一般手工藝小組不同的是,藝術治療小組有清晰、共同的治療目標,作品美觀、完整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參加者在過程中能否達到關顧自己、紓解壓力的目標。而藝術治療亦強調包容和接納,Grace在過程中並不會批判參加者的創作或情緒表達,而是讓他們自由抒發,並在適當時候提供支援。   藝術創作亦有助家長重新發現作為「父母」以外的「自我」,例如:是自己父母的子女、擁有職業和興趣的自己等。Grace表示即使參加者在創作中表達的是很理想化、未必能夠達成的目標,但創作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情感承托,同時讓他們重新發現自己的身份,並反思投放時間照顧自己的需要。例如有家長進行冥想練習時,第一時間浮現在腦海的是食物,他才發現自己平日因為照顧孩子,已很久沒有好好享受食物的味道,於是他在創作過程中以食物相片為題材,拼貼了一幅「大餐圖」,更在活動後付諸實行。   建立支援網絡 小組除了讓家長重新關顧自己的需要,亦為家長建立互助的支援網絡。參加者在照顧和管教上面對的困難,其他家長未必明白和感受到,有家長表示在分享的過程中覓得同路人,重新反思自己面對的情況其實未算很壞,心情頓時有所抒解。   支援照顧者需要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協會聯同社會發展實踐及研究中心於2018年8月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本港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及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當中分別只有34間(約5成)及26間(不足4成)有提供針對SEN家長支援服務。而在14個家長或親屬資源中心,提供SEN家長服務的只有9間,可見照顧者的需要被忽略。愛童行計劃中心主任馮詠儀(Wing)認為照顧者與孩子的身心狀態相互影響,若能為照顧者提供適切支援對SEN學童的發展會有所裨益。Wing表示透過在小組中觀察家長的作品,能更深入認識家長的個別需要及此時此刻內心的感受,從而作出適切的跟進。而小組亦有助家長在壓力得到紓解後,更正視自己和孩子面對的困擾,從而主動尋求支援。在這種真誠互動交流下,社工與服務使用者的關係亦更鞏固。
Read
Hospice Care Services
安寧服務系列(三) 臨終長者圓願 帶著無憾走到盡頭
「這個海真美。」小燕早已忘了多久沒看海。長期病患、行動不便和獨居就像無形的枷鎖,為她的生活帶來種種束縛。快要走到人生盡頭,這刻她只有一個簡單的心願:「能夠外出走走,多看看這個世界,我便心足。」   無奈 病魔縈繞不去 小燕,今年63歲,臉上總掛著一抹笑容,誰想到她多年來飽受病魔的折騰呢?她笑言自己是名副其實的百病纏身,患有多種疾病,亦是鼻咽癌康復者。這些年來曾接受六、七次大手術,天天也要服用數十種藥物。病魔長年的煎熬,小燕早已習慣。可是年多前,醫生再為她帶來噩耗,指小燕患了末期腎衰竭,只餘下一年壽命。戰勝了癌魔,但死神總是向小燕招手。這次她真的大受打擊,常常失眠,甚至把親手編織的毛衣及家中的東西丟掉。「反正要死了,我把東西留著幹嘛。那時我更給子女寫了遺書。」小燕憶述她當時絕望的心情。後來她被轉介至聖匠堂安寧服務部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家」居家照顧支援服務,一切才出現轉機。   放下 安然面對死亡 「『安寧在家』的社工鼓勵我參加中心的活動,認識其他中心會員,擴闊生活圈子。他也時常上門探訪,為我安排陪診和家居清潔服務,大大減輕我日常生活的壓力。」為了讓小燕感覺生存的意義,社工推動她重拾編織的興趣,更建議她將親手編織的頸巾轉送予其他病友。「我的心情已平伏多了,沒有老是想到死。現在我每天也會織頸巾,希望可以送給有需要的人。只要別人喜歡,我便開心。」小燕神態自若地說。   活在當下 無悔人生 「初接觸小燕時,我跟她談到她的身心狀況、過去她和子女的關係,亦了解到她對後事安排的想法,希望這討論過程有助她日後帶著平安、尊嚴和無憾離開。小燕是獨居的,子女要為口奔馳,未能時常陪伴在側,加上她行動不便,故近年已甚少外出。但她內心卻渴望別人陪伴,帶她四處走走,所以我們便定期和義工帶她喝茶、逛街,盡力完成她這簡單的心願。」聖公會聖匠堂的賽馬會安寧頌— 「安寧在家」居家照顧支援服務社工劉兆康(Peter)表示服務希望透過身、心、社、靈的整全支援和「圓願計劃」,可令服務使用者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活得有尊嚴,使他們重拾有價值的生活,真正安寧在家。   小燕因病需戒口,平日只可吃通心粉、烏冬和米線等較清淡易吞的食物。為了給小燕枯燥的生活帶來調劑,採訪當日Peter和義工貴姿約了她喝下午茶和到屯門碼頭逛逛。「今天吃了很多點心,很久沒吃這麼多了!」相信最讓小燕開心的並非眼前的美點佳餚,而是身邊人對她的關懷。她尤記得社工曾帶她參觀剛啟用的高鐵西九龍站:「以前真沒想過自己可以去到這麼遠的地方!」   「記得女兒小時候,我曾帶她出海釣魚……」小燕跟Peter來到行程的終點站—屯門碼頭,看看海,吹吹風。為人父母,小燕畢竟最掛心一對子女,雖有萬般不捨,但她明白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在餘下的日子裡,她會繼續好好生活,帶著愉快美好的回憶走到盡頭。  
Read
Families and Integrated Services
「團聚」公共藝術計劃 以「社區寶盒」展現屯門居民社區情
要連結社區與居民,裝置藝術原來也幫得上忙﹗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早前應康文署、藝術推廣辦事處的邀請,以「屯門社區寶盒」作主題,參加「團聚」公共藝術計劃(Gathering Together),成為計劃眾多藝術團隊之一。   福利協會希望透過讓屯門區內不同界別市民參與藝術及設計活動,增強居民與社區之間的連結,以創作空間提升社區凝聚力、在藝術觀賞中產生共鳴。   盛滿愛的「社區寶盒」 「社區寶盒」計劃在2019年5月展開,計劃分不同階段於屯門區內舉辦藝術坊,與不同界別市民製作及組裝藝術品—「社區寶盒」,再把它們安裝在屯門河畔公園展出,讓公眾欣賞,未來大家可以在屯門河上及河畔欣賞到這些寶盒。   「社區寶盒」是由市民製作的一個個藝術小盒子拼合而成的「大寶盒」。福利協會發展部助理項目經理鄺芷妍(Elsie)表示:「『屯門社區寶盒』計劃集創作、互動、遊樂、凝聚和連繫社區5個元素於一身,目的是希望活化及美化屯門河及屯門市中心的環境,並透過藝術品及工作坊展現及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感情。」   她進一步解釋:「社區寶盒由不同藝術小盒子組成,每個小盒子都是一個媒介和容器,讓居民選取自己認為是屯門最珍貴的地方作主題,再展現出來,所以整個寶盒盛滿對社區的珍愛。」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主辦單位在5月至7月期間分別舉行「社區藝術坊」及多場「小組藝術坊」,讓市民、家庭、學生、青少年、長者及復康人士參加,自己決定藝術品的最後模樣,體現「參與式設計」的精神。而8月9日下午假福利協會屬下太陽館舉行的「3D裝置藝術大結合」活動更是重頭戲,百多名工作坊人士聚首一堂,動手製作及結合自己的小盒子。   活動當日,參加者被分為三組,包括:過往曾參與藝術坊的公眾人士、過往曾參與藝術坊的中心院舍,和第一次參與製作寶盒的市民。他們分別以個人及團體方式創作,將自己製作的作品,例如圖畫、拼貼、勞作等,先製成藝術小盒子,再拼合到大寶盒上,成為「社區寶盒」的藍本。同工在參加者的創作過程中提供協助和意見,以圖像及形狀激發大家的想像力。   寶盒扭轉刻板印象 那參加者覺得計劃及活動如何?任職文職工作的馮先生與兩位女兒住在屯門田景,他表示女兒從小對藝術有興趣,喜歡畫畫,所以一看到「3D裝置藝術大結合」活動宣傳就報名參加:「原本以為活動只是普通親子活動,可以與其他小朋友玩耍,想不到過程如此有趣及多元化,除了畫畫,還可以在巨型壁報板上做拼貼,很好玩,也很有挑戰性。」   馮先生與女兒選擇了屯門公園內的爬蟲館作為「社區寶盒」活動的創作主題,他們認為爬蟲館的外觀有趣、漂亮,而且參觀者可以在館內學到科學知識,所以父女二人每次到屯門公園也會入館參觀,館內載滿他們的開心回憶及親子時光。   對於「社區寶盒」活動,馮先生認為活動有助推廣屯門的地區景點及文化,他笑言:「身邊不少同事一聽我住在屯門,就先入為主以為區內十分荒蕪,其實屯門的生活是多姿多采的,期望社區寶盒在將來展出時,能讓大家看到屯門的另一面。」
Read

Join our mailing list

Get the latest news about our services, life-transforming stories and how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By clicking the "Subscribe" button, you agree to the Welfare Council's disclaimer and privacy policy

Join Us
Contact U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