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6_1

Information Centre Our Stories

Elderly Services
視覺藝術義務導師培訓課程 藝術化春風 創藝潤心田
雨後彩虹,往往寄語於艱難日子時的祝福,對這位經歷人生高低起跌後,寄情於國畫藝術的創藝師張雨虹,更是代表著父親對她生命的祈許,盼望她的人生,在風雨之後,能看見彩虹。   雨虹畫得一手濃淡有緻的寫意牡丹,多變的色彩中散發出牡丹的優雅恬靜,正如她本人一樣才華內斂卻平易近人,相處久了,漸漸會發現到她人生背後的豐富多姿。   張雨虹幾年前參加了香港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下稱中心)的視覺藝術義務導師培訓課程後,投身義務藝術工作,在中心開辦畫班,在大型展覽中示範寫畫,也參與中心的「筆劃創藝坊」,將畫作製成商品,以推廣長者藝術。   「我們兒時家境困難,靠父親畫畫撐起一頭家,但父親是一位無名畫師,所有畫都是以老闆的名義展示人前。」談起父親,愛畫的她似乎體會到父親作為畫師的失落。所以,每當她在自己畫作中拓上自己的名字,都感到一份幸福,也彌補父親的一點點遺憾。   「父親給我起雨虹這個名字,希望我一生,能看見雨後有彩虹。」人生的確會風雨驟來,一場新冠肺炎,社會彌漫焦慮及惶恐,雨虹與其他創藝師以畫藝創作了「抗疫十式」及「窩心十句」兩個系列的whatsticker,盼望社區人士能彼此鼓勵,互相打氣,在疫情下祝福社區。透過計劃的培訓及服務體驗,現今的雨虹,積極參與義務工作,正如雨後彩虹一樣,以畫作祝福身邊的人。   視覺藝術義務導師培訓課程栽培了不少有興趣書畫藝術的長者,強化他們的教學及義務精神,在社區推動視覺藝術,吳淑賢也是其中之一。   「半生勞碌,退休後,很想發展一項可以投身的興趣,多謝朋友介紹下,連續參加了三年視藝課程,在大師的指導下,扎下更好的根基。更重要是培養到一份義務教學精神,讓更多人,特別是長者,可以體會到書畫藝術的樂趣。」   吳淑賢自完成課程後,一直在中心開辦山水畫班,指導長者由淺入深,掌握基本技巧。由於大部份長者,從未接觸過提筆寫畫,所以他們起初都是戰戰競競,不敢下筆。「我會鼓勵長者,寫畫是一種享受,不用比較,不用太介意好與不好,對與錯,能放心去畫,享受其中便是對自己好了。」對於技巧,淑賢更著重長者享受寫畫的過程。   「曾有一位八十歲的長者敖婆婆,表示她在其他地方學畫畫,從來未試過畫到完整一幅畫,因為老師常常指出她的錯處,令她不敢下筆。」淑賢很雀躍地分享「當她在課堂上完成一幅完整作品,長者開心到不得了,我也十分感動,因為這位長者其實有一點點天份,見到她終於可以放心享受寫畫,我也為她高興。」更難得的,敖婆婆將這幅第一次成功完成的畫作送給兒子,兒子放在辦公室卻深得其外藉上司欣賞,兒子將畫作轉送給上司帶回老家,令長者的畫作可以「蜚聲國際」,長者當然開心不已,從此這位長者不再患得患失,享受寫畫帶給她的滿足感。   淑賢雖然在國畫界已有長足的發展,但至今她仍然在中心舉辦義務畫班,「這是我成長及獲得栽培的地方,我在此也結識到一班亦師亦友的同道人,我覺得我應該回饋中心及老師對我的栽培,延續這計劃的精神。」   視覺藝術義務導師培訓課程在黃大仙區已有15年歷史,培訓了超過500名義務導師,成為社區書畫藝術的龐大力量,為檢視本計劃的成效而訂定未來發展,中心委託香港城市大學崔永康教授研究團隊評估計劃成效。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期間,研究計劃招募了47名學員作為介入组及71名一般會員作為對照組。結果顯示計劃提升了學員學習藝術之動力,教授藝術的效能,及其參與義工服務的投入程度和內在動力。   盼望透過是次研究,能為此計劃確立更鞏固的學術基礎,加上各位受訓導師及社區支持下,能將長者藝術及義工服務精神,更深更廣地進入社群,以藝術祝福社區。
Read
SEN Services
孩子仍未懂說話? 言語治療師不止教語言 (Chinese only)
(「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 言語治療師  梁思琪) 還記得剛進入言語及聽覺科學學系的時候,單純的認為言語治療師就是主力協助孩子溝通。到後來發現言語治療師不單是進行理解表達、口肌發音的訓練,而是「由行為到言語」、「從家庭到孩子」,整體地協助孩子發揮潛能。縱使治療之路漫長,但我們願與服務使用者一起同行。   由行為 到言語 記得有一位3歲孩子明明(化名),初來評估時,因口肌協調能力很弱只能說一個單音,常以哭鬧表達情緒,稍不合意,便將桌上的治療工具全都掃在地上。在治療的初期,我與明明互相進行「底線測試」,同時慢慢從「了解」到建立治療關係。基於明明口肌的高敏反應,利用口肌工具同步配合音樂,提昇明明發出不同聲音的能力。同時利用明明最喜愛的車作媒介,以便和他建立關係,讓他投入治療課。當明明掌握運用所有車相關的詞彙和句式後,我便引入其他玩具,甚至圖卡與他進行訓練。經過幾節的訓練,能取雙方可接受的治療模式,他能在我設定的界線內學習,其行為問題也隨之而減少,多利用語言溝通,並建立表達的信心。   由單音 到句子 經過約三個月的治療,明明能模仿和自發發出的聲音開始多元化,認知能力和溝通動機也有所提升。我先引導明明日常生活中會高頻率使用的單字作表達例如:「要」、「我」、「媽媽」、「抱」,漸漸明明牙牙學語,開始能簡單作回應。   經過約兩年的治療,改善口肌協調和整體發音能力後,加上明明的自然發展,他能從單字擴展以不同的句子,甚至加上連接詞作表達。   由語言 到社交 由於明明是家中的「小霸王」,在家人百般遷就下,大大影響他與人的社交。記得有一次,我和明明做了一個約定,若完成所有學習任務,在下課時他會獲得一條蝦條作獎勵。以明明的理解能力,他是絕對能明白這個約定。可是明明在課堂上表現不合作並未能完成任務。在完堂時,我只給了他半條蝦條。當時明明立即哭了出來,並將蝦條弄碎扔在地上。一星期後,在上課前我再跟明明說好我的期望,課堂上也不斷給予提醒,最後課堂順利完成,明明亦學懂了要做好才能得到獎勵。   我也明白「皆大歡喜」的選擇可讓明明笑著走,媽媽也不用在外面安撫他的情緒。但這樣便會大大錯失了讓明明學習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機會,而且這也是讓明明學習如何調控情緒。幸而媽媽明白及配合我的處理手法,也會教導明明更合適表達意願和情緒的方式。   始於課室,續在家庭 有不少家長向我反映,覺得孩子上治療課時,合作程度,甚至學習效果也比在家中好得多。但是,再成功的治療課也不能取代家庭對孩子的教養。作為治療師,我希望能與父母一起找尋適合孩子學習的方法,而我深信照顧者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治療師。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歡迎父母觀課,積極參與課堂,將治療室內的學習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亦會按孩子的能力,每堂給予合適的家居訓練及跟進目標。治療課並不是將孩子要學習的知識全都教授一次,而是希望孩子透過在課堂的學習經驗,能將所學的應用在日常上,提昇整體學習效率。   讓我們一起協助孩子成長,作孩子的最強後盾。「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重視孩子的成長,是一所為學前至中學懷疑或已確診為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童、其家長及社區人士提供多元化的訓練中心。中心的跨專業團隊致力按孩子的獨特性而度身設計治療目標,希望幫助有需要的孩子把握訓練黃金期,讓他們得以快樂、正面及健康成長。最新的暑期訓練上載於網站http://welove.skhwc.org.hk及中心面書專頁,歡迎瀏覽。盼望中心能照顧孩子的個別需要,讓家長和孩子能在一個舒適,自在和安全的環境中參與訓練。
Read
Families and Integrated Services
「飾家‧建家」 助基層鄉郊學童改善家居學習環境 (Chinese only)
元朗錦田有多條圍村,河道兩旁滿是田野綠草、亦有魚塘,環境綺麗優美,是郊遊的好地方。三年半前,社工郭皓晴走入這醉人之地,始發現這裡「別有洞天」。「還記得正式就任中心的主任前,我到中心附近視察環境狀況,發現中心後面有一幢小平房,牆上掛滿了密麻麻的冷氣機,我好奇地探頭一望,發現原來這是劏房屋。屋內情況相當惡劣,令我感到十分震驚。 」郭皓晴憶述。   這幾年,郭皓晴遇見過不少居住在錦田的基層家庭,看到很多小朋友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下,連一些基本的學習配置也沒有,令她非常痛心。「有一個小朋友住在雞場旁的劏房,終日要與難聞氣味為伴。 讀書和寫字時,就會用膠箱和床板搭起自製書桌。」就是這樣,令郭皓晴和聖公會聖約瑟堂暨社會服務中心團隊萌生開展「飾家‧建家—鄉郊兒童支援計劃」(下稱「計劃」)的念頭。   迎難而上 計劃由新鴻基地產贊助,為期一年,目標之一是為錦田區內一百名學童改善生活環境及空間,包括:增設書枱書櫃、改善閱讀照明系統、改善衛生環境等等,以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和環境質素。   在添置傢俱方面,由於各受惠家庭的居所大小和需要都不同,中心同工要先到受惠家庭的家中進行視察和度尺,然後在不同渠道搜羅合用傢俱,接著,把傢俱相片給受惠家庭過目後,便開始處理一連串的運送事宜。「由於大多數的家庭的住所位處偏僻,傢俱只能送到村口,「入村」安排, 就要靠同工和義工接力了。」郭皓晴娓娓道來。   計劃切中區內家庭需要,推行起來想必十分順暢,想不到郭皓晴搖搖頭說:「固然有很多家庭一聽計劃就感謝我們,立即參加,但也有不少人根本不認為自己的居所凌亂,或者是因為住所只是租住、工作太忙等關係,不願花時間、心神改善住處,把我們拒諸門外。更有一次,不知為何,當同工把傢俱送到受惠家庭門外時,對方拒絕接收。」為著學童的福祉, 同工又怎會輕易放棄?他們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多番上門探訪遊說,終令服務對象感動和回心轉意。   社區連結引發強勁互助力量 郭皓晴強調,要推展這個計劃,單靠他們的力量並不足夠,社區各界有心人的貢獻同樣重要。「我們招募了30名「愛家大使」,當我們在居民住所進行空間大改造時,懂得家居維修的負責進行木工或水電工程,不懂的則會付出勞力,幫忙搬傢俬、砌傢俬等,齊心協力為學童營造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   「硬件」外,「軟件」同樣重要。除了完善環境配置外,為學童提升自我能力和增加自我的認同也是計劃目標之一。所以,計劃同時推出「大哥哥大姐姐計劃」,找來不少中學生擔當「學習大使」,輸出正能量,關懷學童的學習進度之餘,並在生活及學習上擔當學童的正面榜樣。   郭皓晴表示,整個計劃令她最感動的地方,除了是切切實實幫助到一班基層學童外,還有錦田乃至整個香港所展示的社區連結及互助力量。「不少人一聽到計劃就伸出援手,例如有建築師請纓希望幫居民搞裝修、也有熱心市民為居民籌集傢俱等。這股強勁的互助力量已經令我十分感動﹗」
Read
Elderly Services
再也不是夢 — 輪椅伯伯
家對每個人都十分重要,那裡有著重要的人和回憶,但對於享壽89歲的曾伯伯來說,在生時能夠再次回家,見見親朋、重嚐家的味道,則絕對是一個不易達成的願望。   「很久沒有回家了﹗」 聖公會護養院(下稱「護養院」)的曾伯伯患有多種長期病,行動不便的他,平時出入需要乘坐輪椅。由於腦退化的關係,曾伯伯不但經常混淆時間、日期、地點等資料,自我表達也有困難,無法清晰及完整表達想法和感受。   曾伯伯有數位女兒,經常前來護養院探望父親。在最後的時光,體弱的伯伯需要經常進出急症室及醫院。   有一次,曾伯伯的女兒突然找上負責照顧伯伯的社工羅謙恩。原來,本應無法說出完整句子的伯伯,忽然對女兒們說:「很久沒有回家了!」  ,令她們一時不知所措。   「現在說起來也覺得不可思議。當時,基於曾伯伯的身體狀況,大家不約而同認為重回舊居,或許就是伯伯的心願。除了我們,護養院一班同工知道伯伯的故事後,也很希望幫助他圓夢。」羅謙恩憶述。   不能馬虎或出錯 為了幫助曾伯伯圓夢,羅謙恩與護養院的職業治療師需要到伯伯的舊居實地視察。   「曾伯伯的舊居位於一棟舊洋樓 ,舊式升降機空間有限,樓層走廊又狹窄,輪椅太大根本無法通過。」羅謙恩說:「伯伯身體虛弱,總不能叫他自己行回家,靠女兒攙扶也不行。要完成這個任務,就要令輪椅能夠順利處過。」   盡管有很多困難,羅謙恩與同工也迎難而上。他們多次到伯伯的舊居,逐分逐寸量度升降機及走廊的寬度、長度,又試坐不同大小的輪椅,模擬一次伯伯回家的過程,每個細節也不能馬虎或者出錯。 最終,同工把伯伯的輪椅改到合適大小,並順利把伯伯送到舊居。   睡得香甜 由於隱私的關係,曾伯伯回家當日的照片未能公開,但從羅謙恩的形容以及他一面滿足的表情中,也能明白曾伯伯的感受。   「曾伯伯一踏進屋裡,不禁喜上眉梢,一班左鄰右里又紛紛出來與他拍照留念。只能吃流質食物的他,  又把燒鵝腿放在嘴邊作勢吃掉,十分鬼馬呢。」羅謙恩笑說。   「看到曾伯伯愉快的相片,聽到他家人連聲道謝,相信護養院其他同工與我也一樣,認為這次任務再辛苦也值得。」
Read
Elderly Services
長者生死教育計劃「活出生命」與院友反思生命
「死亡」在華人社會一直被視為禁忌,不少人以為長者必定迴避或諱談死亡議題,但原來這只是一個刻板印象。「院友雖然年長,但他們比大家想像的開放,他們會與其他院友及院舍同工談及自己屬意的殯葬安排,看到身邊人離開會感到婉惜、不安,會好奇死後世界是怎樣,也會想確立一個積極的生命觀,令自己在生命晚期過得更充實和有意義。」聖公會護養院(下稱「護養院」)社工部經理李國偉表示,正正是觀察到長者的靈性需求,促使護養院、聖公會聖十架堂及聖公會聖本德中學攜手舉辦「『活出生命』屬靈培育計劃」。計劃由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教育及培育發展基金資助,旨在為院友進行生死教育,希望能令院友反思生命的意義,以更正面態度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多元活動了解生死 「活出生命」計劃包括不同活動,既有牧師舉行講座,分享生命及死亡的意義,也會播放宗教或生命教育的電影,讓參加者從別人的生命故事中得到啟發。「因應院友的體力、集中力等,我們播放的電影的時間不會太長,一般為半小時左右,但內容卻發人深思。記得有一套是關於一個吸毒者發奮,最終成為牧師的故事,主角如何從新振作、發現生命良善的一面等,都引發我們的思想及討論。」李國偉表示。   他特別感謝教區在計劃中提供了寶貴的幫忙,認為牧師引領參加者深入思考生死課題,又在長者外出活動方面提供協助。「計劃會安排院友到大自然及教堂參觀,我們相信置身大自然及宗教場所之中,可為人帶來更多靈性上的啟發,助他們思考生死議題。」   此外,計劃也安排了學生義工探訪長者,也會邀請院友家屬、義工一併參加討論會,與長者討論生死話題,透過多元化的方式展現生命的不同意義及向度。   互相交流更為重要 談到整個計劃最具挑戰的部分,李國偉認為在於如何營造一個環境,讓長者們在參加活動後,能夠就生死課題發表意見,深入討論。「很多長者都不太願意面對一群人,談論自己的事情及感受。而生命的意義、死亡觀等等,都是一些沉重又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的話題。」李國偉解釋引導長者討論時面對的挑戰:「其次,不少長者的說話能力也出現問題,我們輕輕鬆鬆數秒鐘能夠說完的事,老友記可能要花上半分鐘甚至更長時間,很吃力的才能說出來。」   如何處理這些挑戰?李國偉坦言方法很簡單,首先是給予院友足夠的耐性,讓他們能夠慢慢說出心中所想,不會感到壓力或其他負面感受。「此外,是切切實實讓院友明白討論的過程,並不是要找出對與錯,而是要互相交流,擴闊思維,豐富及反思自己的立場和看法。」   他最記得有一次在討論生命的價值及長短時,討論氣氛特別熾熱。「很多長者認為假如自己身患重病而繼續生存,只會成為親友的負累,寧願在活得有尊嚴時安詳地離開人世;相反,親友家屬基於不捨、孝心等,是不認同長者的看法。大家各陳己見,最終也沒有改變自己的立場,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經過討論後,對眼前人的看法、生命的內涵多一層認識。」   以生命影響生命 很多人或許會好奇,到底生死教育是否真的能夠達成轉化生命的目標?答案是肯定的。李國偉表示護養院其中一名男院友,由於患上糖尿病需要截去雙腿,加上入住護養院前,在居住私院期間碰到很多不快的事情,所以對生命充滿怨憤。   「這位男院友對自己人生十分不滿,而家人與他的關係也很疏離,很少前來探望,也令他對身邊的院友及同工十分冷漠。」李國偉進一步形容:「例如大家與他打招呼,他會不瞅不睬,甚至會故意出言不遜,但最難過是他有糖尿病,有時卻會『鬥氣』不吃院舍的食物,寧願吃無益的零食。」   不過,正是這位大家眼中難以相處的男院友,在看完一套生命電影時,卻被主角積極及正向的生命態度,感動得淚流滿面,並在之後的討論會上一口氣說完自己的過去及感受,令大家大感意外。「聽完他的故事,大家好像才真正認識他。或許這位男院友紓發了心中的鬱結,得到大家的關懷、鼓勵及支持,他之後與其他人相處時,態度軟化了不少,整個人也變得有光采及開心起來,更與不少院友建立了友誼。」   李國偉認為這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正正是整個計劃最有價值及令他最感動的地方。「不但院友,參與探訪的義工學生的生命也從中轉化,學習到關懷及了解長者的需要。計劃完成後,學生仍定期到院舍慰問長者,這份長幼共融的感情也展現了生命良善的一面呢。」
Read
Elderly Services
再也不是夢 — 婚禮
人生有很多重要時刻及回憶,如果無法與家人共同經歷,肯定是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當聖公會護養院(下稱「護養院」)一班同工知道院友黃婆婆有孫女出嫁,卻無法出院參與婚禮,便決定動手動腳,齊心佈置院舍,讓一對新人在院內向婆婆敬茶,總算為婆婆完成這個小小心願。   無遺憾的婚禮 年逾八旬的黃婆婆患有中度認知障礙,與家人關係融洽,心願是多與至親共聚天倫之樂。孫女出嫁,本來可為這一家人再添上美好回憶。可惜,由於婆婆曾經中風,身體十分虛弱,根本無法離開院舍出席婚宴,結果這樁美事反令婆婆一家不知所措,家人於是向護養院的社工羅家琪姑娘求助。   「家人深知婆婆無法參加整個婚禮,所以希望在護養院進行部分儀式,向婆婆敬茶,以另一方式令婆婆也能參與、見證及同享這些快樂。」羅家琪姑娘憶述。   「對此,院舍上下二話不說支持,因為婆婆全家最希望見到一家人齊齊整整,所以同工也盡力幫忙,不想令婆婆有任何遺憾。」   分享幸福和快樂 為了令黃婆婆擁有一個更美好的回憶,本來只是提供地方舉行儀式,羅姑娘及其他同工決定做多一點,即使工作再忙,也抽空悉心佈置院內的「靜思室」。「整個過程大家也樂在其中,覺得充滿意義。我們在牆上掛滿紙飾、揮春及掛飾。這些裝飾紅彤彤、寫有不同祝福句子,令房間充滿嫁喜的歡欣感覺。」羅姑娘說。   婚禮當日,身穿傳統中式禮服的一對新人甫進「靜思室」,看到美輪美奐的環境,臉上立即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敬茶儀式簡單而莊重,坐在輪椅的黃婆婆輪流接過新人奉上的茶,輕呷一口,立即笑得「見牙唔見眼」,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然後,一對新人以行動代替言語向婆婆表達親情,「左右夾攻」親吻她的臉頰,逗得婆婆及現場的家屬、同工哈哈大笑。看到這一幕畫面,不少人更感動得掉下淚水。   「事後婆婆的家人十分感激同工的安排,一對新人更盛讚我們的佈置專業,令他們十分驚喜。其實,能夠幫助黃婆婆完成心願,為婆婆及她的家人締造美好回憶,同工也能分享到箇中的幸福和快樂。」羅姑娘笑說。   無憾 除了黃婆婆之外,羅姑娘表示過往護養院也曾經按個別特殊情況,為老友記圓夢,令他們在人生最後一段路上,得到更多快樂的回憶。「曾經有一位婆婆,醫生說她只得半年壽命,她的心願是希望舉行一個小型的生日會,與親人、朋友再次聚首一堂,為此我們也盡力安排,總算令婆婆不會帶着遺憾離開。」
Read

Join our mailing list

Get the latest news about our services, life-transforming stories and how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By clicking the "Subscribe" button, you agree to the Welfare Council's disclaimer and privacy policy

Join Us
Contact U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