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6_1

Information Centre Our Stories

Elderly Services
「樂陶行」帶長者遊走山林 演奏陶笛放鬆心情 (Chinese only)
要遠離繁囂,放鬆崩緊的神經,方法很多。遊走山林,讓身心融入自然,是其中一種。沉醉音樂之中,忘掉煩惱,觸碰自己內心深處,又是另一種。將兩種方法合而為一,讓青老年(young old)及退休人士用盡五官感覺放鬆心情,是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屬下的西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下稱「中心」)舉辦「樂陶行」活動的初衷。 西環長者綜合中心社工張惠堯表示:「不少會員剛退休或成為青老年時,由於需時適應,難免感到緊張、彷惶甚至焦慮,我們舉辦『樂陶行』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希望幫助他們放鬆心情,面對人生新階段 。」中心社工張惠堯姑娘如是說。   陶笛聲結合大自然聲音 粉嶺流水響路勢平坦,郊遊徑兩旁青翠茂密,長有五指毛桃等不同植物,即使是年紀不輕的老友記,行上半天時間也不會感到吃力。這天,張惠堯姑娘與一班參加「樂陶行」的會員集合後,開始沿郊遊徑慢慢而行,大家說說笑笑,談談走走,氣氛輕鬆愉快。 會員時而四處張望,欣賞沿途自然風光,時而聚精匯神,聆聽社工及陶笛導師講解沿途的所見所聞。有些則把握機會,擺好甫士,「一,二,三,笑﹗」,將感覺定格為相片。因此而落後大隊?不怕,大家在前面等候,加緊腳步趕上就可以。 不一會,一行人就到達一片空地,掏出帶來的六孔陶笛,跟隨導師學習和吹奏,多首金曲例如《滄海一聲笑》的旋律瞬間在山林之中迴盪。陶笛簡單易學,聲音清脆悅耳,與鳥聲、微風穿透樹葉發出的沙沙聲、淅淅瀝瀝的下雨聲等大自然的「交響樂」十分配合,聽到就讓人身心紓壓,精神放鬆。 由於活動旨在讓參加者放鬆心情,所以學員吹奏陶笛時走音或跟不上節拍也不要緊在社工及導師的鼓勵下,大家深呼吸和休息一會後,又開始練習,沉醉在音樂之中。   讓人重整思緒再出發 張惠堯謂,最初決定舉辦「樂陶行」時,曾經有不少擔心。「活動加入了音樂元素,好處是可以令參加者行山的過程更加放鬆、擁有多重體驗,但我們同時擔心要重新學習一種樂器,可能令有興趣參加的會員卻步。」張惠堯考慮到這一點,最後決定以陶笛作演奏工具:「一來它的聲音十分療癒、平靜,二來它只有六個孔洞,比我們小時候學的牧童笛更容易上手,學員不會因為學不懂而感到沮喪或感到壓力,適合業餘的音樂愛好者嘗試。」他們除了選擇樂器,行山地點也是思考的重點之一。「活動的目標是讓參加者減壓,如果路徑太過崎嶇難行,不單可能令參加者受傷,太過吃力也會對他們造成壓力,那就與我們的目標背道而馳。所以每次出發前,我們也會用上很多時間研究路徑的難度,中間有沒有合適的地方讓大家吹奏等。」張惠堯姑娘解釋。   參加者之一王女士稱,在戶外學習樂器和表演,是另一種嶄新體會,能夠讓腦袋及情緒暫時放空。「退休後突然失去寄託,生活變得很空閒,有時也會故思亂想,覺得自己是不是變得沒有用,這個活動正好讓我放鬆下來,重新整理思緒再出發。」王女士(化名)續指疫情期間,雖然大家暫時不能出來行山吹陶笛,但自己偶然也會拿陶笛出來自娛一番。   談到「樂陶行」之後的動向,張惠堯表示已物色不少適合舉行的地點:「例如港大附近的龍虎山吧,鳥語花香,位置又方便,一出港鐵站就到達,大伙到那兒吹陶笛,一定十分愉快。」
Read
Families and Integrated Services
裁員潮下的關懷與支援 (Chinese only)
新婚‧失業  如何溝通與體諒 約翰(化名)與瑪麗(化名)是一對年輕的新婚夫婦,三十多歲,他們二人一直在航空業工作,約翰是機師,瑪麗是地勤。在疫情下,二人先經歷多個月的停薪留職,可惜到最後,也逃不過被裁的結果。   由於婚後,一直承受停薪留職及被裁的經濟及心理壓力,加上新婚適應的問題,兩人的衝突不斷增加,彼此越來越多不滿及埋怨。雖然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二人仍渴望改善彼此的關係,因此他們到了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求助。   在社工協助下,他們真誠地溝通,了解彼此想法及對將來的計劃。約翰,曾經是眾人敬仰的飛機師,現在正努力嘗試調整自己的心態,接納現時的情況及必須作出轉變。故此他努力進修,希望轉型成為資訊科技的人員。而瑪麗亦嘗試接受現時的生活與她婚前期望有很大的落差,學習理解及欣賞約翰的付出及努力,對他予以支持及鼓勵。透過輔導,他們學會明白、接納、體諒及欣賞,並繼續努力經營他們的事業及家庭。   失業‧患病  如何醫治與成長 何先生(化名)是一名專業人士,四十多歲,由於任職的公司受疫情影響,將業務轉移往內地,裁減香港員工,何先生因此而失業。被裁後何先生一直期望尋找到原本的高薪厚職,故此只斷續做過一些散工,然而因無法找到期望的工作,屢次嘗試失敗而感挫折,他開始以酗酒來逃避問題,並患上抑鬱症。何太一直關心丈夫,曾陪伴他到私家精神科求診,亦鼓勵他參加戒酒計劃,可惜未能成功。看著丈夫意志消沉,何太十分擔心。今年9月,何先生經醫生診斷,發現患上肝硬化。 其實自從丈夫失業、酗酒、患上抑鬱症,何太已飽受壓力,現在何先生還被診斷患上肝硬化,何太感到崩潰及絕望,透過心意行動的協助,何太願意為何先生安排合適輔導及治療,她同時亦願意接受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的輔導服務,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及壓力。何太明白自己要繼續支持丈夫,必須先好好照顧自己。而她也深信丈夫需要透過輔導,才能走出幽谷,積極面對治療。     適時輔導與支援  助家庭渡困境 「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持續,疫情第四波更是來勢淘淘,疫情不單威脅市民的健康,更對社會民生、經濟及各行各業造成影響。不同行業出現開工不足及裁員的情況,而旅遊、航空業的裁員,更是歷來最大規模。裁員潮不單令無數家庭面對經濟困境,更對個人心理康健、人際關係及心靈造成極大的困擾及壓力。心意行動呼籲弟兄姊妹關心自己及身邊受情影響的人士,讓他們重拾內在的和諧平安。   以上兩個個案均透過輔導,幫助個人及家庭渡過難關。如需情緒支援或專業輔導,可致電福利協會的「情緒支援專線 3500 4430」或聯絡「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 2713 9174」。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已成立35年,為福利協會轄下自資服務單位,由臨床心理學家及心理輔導員提供個人、婚姻及家庭輔導和臨床心理服務。聖公會教友可按入息收費,如有經濟困難,可透過心意行動申請資助。如有查詢,可致電心意行動專線8209 8122與負責社工陳宛儀聯絡。本頁圖片/檔案 - 情緒支援專線  
Read
Families and Integrated Services
迎東邨「社區園圃」 為居民織出互助網絡 (Chinese only)
綠油油的田地,長有木瓜、通菜、白菜、南瓜等不同農作物,這個位於東涌迎東邨內的社區園圃,不僅為屋邨添上悠然綠意,還替東涌交織出一個居民的社交和互助網絡。「社區園圃是社交平台,是成就居民才能的地方,更是一個大家互相支援的網絡。」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下稱「中心」)社工蔡寶榮這樣形容。   整個園圃都是笑聲 2018年中入伙的迎東邨與東涌市中心相隔一段距離,交通略為不便,區內設施也相對不足。「迎東邨的居民來自全港各區,這些長者、小家庭及新來港人士來到這裡,不少均感到人生路不熟。」蔡寶榮介紹居民狀況時指出:「由於失去原來的社交網絡,加上屋邨位置偏遠,居民難免感到孤獨。」   有見及此,中心一直致力協助居民適應及融入社區,提升他們的歸屬感,既提供不同的實用資訊、社區資源,又舉行不同的有趣活動。去年7月,蔡寶榮特別舉行園藝小組活動,開墾邨內停車場附近的荒地,希望讓對園藝有興趣的居民打發時間、學習種植,同時可以交朋結友,擴大生活圈子。   「園圃變成居民的社交平台後,每日除了見到負責當值的義工外,還可看到其他居民到園圃散步、聚腳聊天。大家都對這裡充滿歸屬感,照料農作物之外,還會美化園圃,添上魚缸、盆栽、小籬笆等不同擺設和裝飾。」蔡寶榮表示居民在園圃這個平台下,可認識到更多朋友。   蔡寶榮的說法沒有誇大,筆者訪問當日到訪園圃時,就見到街坊們在交流生活情報,例如哪個牌子的零食好吃、哪一款口罩的質量較好,連屋邨附近的私樓住戶也會在這
Read
Elderly Services
「我和鳳姐有個約會」 — 疫情下定期關心會員 (Chinese only)
香港聖公會聖馬太長者鄰舍中心(下稱「中心」)有一位蓄短髮的女同工,總是忙東忙西、勤奮工作,中間偶意與會員閒話家常,發出陣陣爽朗笑聲。人稱「鳳姐」的呂鳳媛,是中心的常務員,負責清潔、外勤等職務。這塊中心的「生招牌」,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還多了一項新職務,就是定時定候利用Zoom與一班會員談天說地。到底名為「我和鳳姐有個約會」的活動,胡蘆裡賣的是甚麼藥?   會員像家人一樣親密 在中心服務接近17年時間的鳳姐,為人樂觀、健談,充滿親和力的她,關心同工亦關顧每一位到訪中心的會員:「中心就像自己的家,是一個大家庭,看到會員、同工會感到開心,彼此關係像親人、老朋友一樣親密。」   正是這份感情,令鳳姐勇於接受中心的特別任務。「年初疫情爆發時,中心被迫暫停開放,足足有4至5個月時間見不到會員。」鳳姐憶述活動緣起的來龍去脈:「我既擔心他們在家中悶到發慌,又擔心他們不夠口罩甚至受到感染,所以當中心安排我在新活動中擔任『親善大使』時,就一口答應。」   感覺像「接機」 「我和鳳姐有個約會」是針對疫情期間,會員的社交生活受到限制,部分長者、特別是獨居長者因長時間留在家中不能外出,可能產生孤獨感,感到被外界遺棄、忽略,所以中心希望安排同工透過網上通訊程式關心會員,讓會員與外界保持接觸。   回想第一次在Zoom與會員見面時,鳳姐形容感覺像到機場「接機」般:「當時大家沒見面已一段時間,有種久別重逢的感覺,看見一張張熟悉的臉孔出現在電腦屏幕上面,感覺像在接機大堂等候,終於等到親友出來那樣。」   鳳姐續稱:「大家最初用Zoom傾偈,難免有點緊張、生疏。但你一言我一語後,氣氛很快熱鬧起來,感覺像平日在中心閒話一樣。我們的話題也很多,由家庭問題、飲茶好去處,到那一款口罩的質量較好,也可嘻嘻哈哈說個不停。」     成為了解長者的橋樑  漸漸,期待下一次的「我和鳳姐有個約會」,成為中心會員在疫情期間的一個習慣。鳳姐形容活動讓自己充滿使命感,又指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其實不單止會員感到開心、被人關懷,他們也經常問候我,當我遇到煩惱時,也願意為我分憂解難。」   活動除了起到關心的作用,中心社工葉雅盈坦言「我和鳳姐有個約會」還有其他成果:「一些會員對相熟的朋友才願意透露心事,鳳姐如果發現某個會員有甚麼不妥,例如情緒出現困擾、擔心受到感染而不敢外出,就會向社工及時反映,我們就可以跟進相關會員情況,例如提供情緒輔導、進行上門探訪等。」   「可以說,鳳姐在中心與會員之間扮演了一道橋樑的角色,讓同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長者所需。」對於鳳姐的貢獻,葉雅盈十分感激。  
Read
Families and Integrated Services
聖公會多元文化外展服務隊 多元文化背景同工協助同鄉融入社區 (Chinese only)
位於元朗朗屏邨商場的香港聖公會多元文化外展服務隊(下稱「服務隊」)的辦事處,一推門進去就會看到一張又一張來自五湖四海的臉孔,這班同工的服務對象同樣是散居在元朗、沙田、北區、葵青等區域的多元文化社群,目標之一自然是協助他們盡快融入社區、使用主流福利服務等。   3位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及尼泊爾的同工應邀受訪,他們不但會訴說自己的故事,還會分享對融入社區的看法,以及在工作上如何協助其他同鄉做到這一點。   一段奇妙旅程 擁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尼泊爾同工Marina在今年3月加入服務隊擔任助理程序幹事,但原來她曾在聖公會聖約瑟堂暨社會服務中心工作,回首自己移民香港及到聖公會福利協會(下稱「福利協會」)工作的過程,她不加思索形容為「一段奇妙旅程。」    Marina自言8年前來港後,由於不諳廣東話,難以在本地銀行找到管理層工作:「過去的工作經驗全部不能再用上場,真的很沮喪。後來看到『聖約瑟』聘請項目主任就應徵,一待就是6年時間。」   Marina十分感謝聖公會聖約瑟堂暨社會服務中心當時「張開雙臂」接納她:「中心上下都願意接納、包容、教導我這個新來者,又給予我機會。那時真的甚麼都不懂,既不是相關專業又不懂廣東話,回想起來,真是十分感激。」   Marina認為,如果社會有更多像福利協會的機構或公司,願意接納及用時間、資源栽培多元文化社群,無疑有助他們適應及融入社會。   從受助者變為助人者,Marina還分享了她最有滿足感的工作經驗:「曾協助9位新來港的多元文化背景學生,最初她們因適應問題而缺乏自信、又追不上學習。我鼓勵她們組隊跳舞,過程中她們變得更加積極,也獲得了友情、歸屬感,其中一人現在更到了美國留學呢。」   多行一步協助同鄉融入 來自印度的Kopal數年前隨丈夫到港,原本在印度最大汽車公司塔塔汽車(Tata Motors)擔任機械工程師的她,因為希望改進社會而決心加入社服機構,而在服務隊擔任助理程序幹事正好是她的第一份相關工作。   談到最深刻的工作經驗,Kopal表示到沙田禾輋進行外展工作時,發現不少同鄉的教育水平不高,甚至沒有受過教育,這是語言問題之外,另一妨礙他們融入社會、使用主流福利服務的主因。「缺乏教育,令一些多元文化背景人士根本沒有主動向社服機構求助的概念。即使收到社工用烏都語、印地語、尼泊爾語印製的單張,他們也不懂得閱讀,我在想機構又如何介入呢?」Kopal關切地說。   為此,Kopal決定做多一點,除了以語音訊息發放服務隊的最新訊息、服務及活動資訊外,逢周三晚上7時30分及9時她還會與同工到禾輋邨內的公園「打躉」,希望與邨內多元文化社群建立好關係,也希望了解對方有甚麼地方需要協助。   「曾遇到一位同鄉,大家熟絡後對方才透露自己有抑鬱症,家庭也面對沉重經濟困難,於是我立即轉介社工跟進並進行家訪,及時幫助了她。」說到這次工作經歷,Kopal臉上充滿滿足感。   最緊要主動嘗試 巴基斯坦少年Khan Mubashir是受訪者中最年輕的一位,來港5年、目前正修讀生物科學課程的他對答淡定,成熟表現與年齡毫不相稱。滿身正能量的Khan坦言應徵服務隊的兼職程序助理時,根本沒想過會受聘:「我沒有相關學位及經驗,又不懂廣東話,當初真的丁點信心也沒有。但既然我有心服務社區,何不嘗試一下?」   樂觀的他續指:「即使最後不成功,在申請及面試過程中,也累積到面試經驗,了解香港的職場環境。」幸而憑出色的表現及良好的社區人脈,Khan在面試中突圍而出,現時在中心主要負責應對查詢、管理社交平台、籌辦活動等。 Khan認為,雖然政府協助多元文化社群融入社區的支援仍有改善空間,不過他認為多元文化背景人士也應更加主動:「我除了會做兼職,也會做義工、到球場與本地人踢波,我相信只有在社區表現得更加投入、活躍,勇敢嘗試,大家才能更快在香港落地生根。」   這份敢於嘗試的精神,也體現在Khan選擇自己未來職志的時候:「這份兼職的確與我的學位不太相干。但我很喜歡在中心工作,喜歡看到不同背景的人,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目標。或者我會成為一個社工吧? 將來的事,誰說得準。」   感恩一班充滿使命感的同工 要協助多元文化社群融入社區,服務隊服務總監馬浩坤認為單靠舉辦活動等相對被動的做法,只會事倍功半。「語言關係,很多多元文化背景人士難以知道社區有甚麼機構可以求助、有甚麼活動可以參加,所以我們一定要主動落區,將資源帶進社區才能幫助到他們。」   馬浩坤又指服務隊落區時,發現了一個有趣之處。「原來要取得多元文化社群的信任,建立關係,往往是靠同事而不是機構的服務或活動本身,所以多元文化背景同工扮演了重要角色,同聲同氣下,會令服務對象更願意說出困難及需要。他們認得同工,有需要時才會記得找我們,或介紹其他多元文化背景人士向服務隊求助。」   服務隊現時有逾半成員是多元文化背景人士,馬浩坤讚賞說:「這些同事很珍惜現時工作,對自己的職責很上心。雖然他們未必是社工專業出身,但不約而同有很強的使命感,希望幫助更多多元文化社群。」
Read
Hospice Care Services
「護慰天使」義工 讓無人認領遺體的先人走得更有尊嚴 (Chinese only)
位於羅湖及文錦渡附近的沙嶺公墓是全港唯一一個仍然用來安葬無人認領遺體的墳場,裡面的墓碑上沒有名字,只有數字,然而在泥土內安睡的先人,卻與你和我一樣,曾經在世上擁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看到這些先人的後事無人處理,也無人紀念他們,真的會令人傷心。」正是一份憐憫之心,驅使明燕擔任「護慰天使」計劃的義工長達15年時間。誰又想過她曾經對死亡充滿恐慌和不安,不但不敢到殯儀館,連在街上看到靈車也會別過臉。   「護慰天使」計劃由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下稱「中心」)主辦,其中一項主要服務是處理無人認領遺體。計劃由義工作主導,全賴他們、計劃同工以及社會一班有心人的無私付出,近年沙嶺公墓安葬的無人認領遺體個案才會逐步減少。「沒有這班好伙伴,計劃不可能營運下去。」中心高級經理梁梓敦感激地說。   勞苦功高  讓先人走得有尊嚴 現時香港平均每年有百多宗無人認領遺體的個案,這些遺體會先存放在醫院或公眾殮房,倘若兩個月後仍然無人認領,就會被運送到沙嶺公墓進行7年土葬。7年後,如果仍然沒有先人的親人或朋友前來認領,遺體會被重新掘出及火化,之後所有骨灰會合葬在該年的公墓之中。   「護慰天使」計劃在2004年開展,約7年前開始,計劃的義工在每年的清明節及重陽節都會到沙嶺公墓拜祭,清潔墓碑,獻上鮮花悼念。作為計劃的主要服務提供者,一班義工除了會到公墓掃墓,還會幫忙認領遺體、與長生店聯絡、舉行喪禮、運送到火葬場,甚至撒灰,讓無人認領遺體的先人,更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計劃現時約有200名義工,主要由主婦、退休人士、自由工作者組成,他們往往突發接到醫院或社署社工的轉介後便要出勤,而且服務時還可能日曬雨淋,可謂勞苦功高。   「社工主要負責評估個案、向義工提供情緒輔導、在有需要時提供支援,其餘工作全部由義工負責。」梁梓敦指「護慰天使」開展時,只得3名職員,至今也只得6個職員:「計劃每月收到多達60個個案,至今完成了千個個案,背後全靠義工不斷的工作及付出。」   活好當下  把生死教育訊息傳開去 到底是甚麼推動義工們多年來努力下去?明燕認為除了一份慈悲之心外,還因為大家看到自己的努力真的發揮作用:「我最初參加計劃時,全港每年的無人認領遺體數目介乎400至500宗,現在則減至一年百多宗左右,讓我覺得自己的付出十分值得。」   計劃義工不但可以幫助到先人,還會令義工們對死亡的意義得到新的體會。「有點意想不到自己會出現三百六十度轉變,以前會懼怕死亡,現在則以平常心看待,覺得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我更會想想如何處理身後事,例如以甚麼形式、是否需要設立預設醫療指示,不用家人盲猜。」   明燕正面地繼續說:「其實與其擔憂死亡,倒不如活好當下,現在我更珍惜與其他人的關係,還會傳達生死教育的訊息給他們呢﹗」
Read

Join our mailing list

Get the latest news about our services, life-transforming stories and how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By clicking the "Subscribe" button, you agree to the Welfare Council's disclaimer and privacy policy

Join Us
Contact U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