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6_1

資訊中心 文章分享

返回

視覺藝術義務導師培訓課程 藝術化春風 創藝潤心田

安老服務

雨後彩虹,往往寄語於艱難日子時的祝福,對這位經歷人生高低起跌後,寄情於國畫藝術的創藝師張雨虹,更是代表著父親對她生命的祈許,盼望她的人生,在風雨之後,能看見彩虹。

 

雨虹畫得一手濃淡有緻的寫意牡丹,多變的色彩中散發出牡丹的優雅恬靜,正如她本人一樣才華內斂卻平易近人,相處久了,漸漸會發現到她人生背後的豐富多姿。

 

張雨虹幾年前參加了香港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下稱中心)的視覺藝術義務導師培訓課程後,投身義務藝術工作,在中心開辦畫班,在大型展覽中示範寫畫,也參與中心的「筆劃創藝坊」,將畫作製成商品,以推廣長者藝術。

 

「我們兒時家境困難,靠父親畫畫撐起一頭家,但父親是一位無名畫師,所有畫都是以老闆的名義展示人前。」談起父親,愛畫的她似乎體會到父親作為畫師的失落。所以,每當她在自己畫作中拓上自己的名字,都感到一份幸福,也彌補父親的一點點遺憾。

 

「父親給我起雨虹這個名字,希望我一生,能看見雨後有彩虹。」人生的確會風雨驟來,一場新冠肺炎,社會彌漫焦慮及惶恐,雨虹與其他創藝師以畫藝創作了「抗疫十式」及「窩心十句」兩個系列的whatsticker,盼望社區人士能彼此鼓勵,互相打氣,在疫情下祝福社區。透過計劃的培訓及服務體驗,現今的雨虹,積極參與義務工作,正如雨後彩虹一樣,以畫作祝福身邊的人。

 

視覺藝術義務導師培訓課程栽培了不少有興趣書畫藝術的長者,強化他們的教學及義務精神,在社區推動視覺藝術,吳淑賢也是其中之一。

 

「半生勞碌,退休後,很想發展一項可以投身的興趣,多謝朋友介紹下,連續參加了三年視藝課程,在大師的指導下,扎下更好的根基。更重要是培養到一份義務教學精神,讓更多人,特別是長者,可以體會到書畫藝術的樂趣。」

 

吳淑賢自完成課程後,一直在中心開辦山水畫班,指導長者由淺入深,掌握基本技巧。由於大部份長者,從未接觸過提筆寫畫,所以他們起初都是戰戰競競,不敢下筆。「我會鼓勵長者,寫畫是一種享受,不用比較,不用太介意好與不好,對與錯,能放心去畫,享受其中便是對自己好了。」對於技巧,淑賢更著重長者享受寫畫的過程。

 

「曾有一位八十歲的長者敖婆婆,表示她在其他地方學畫畫,從來未試過畫到完整一幅畫,因為老師常常指出她的錯處,令她不敢下筆。」淑賢很雀躍地分享「當她在課堂上完成一幅完整作品,長者開心到不得了,我也十分感動,因為這位長者其實有一點點天份,見到她終於可以放心享受寫畫,我也為她高興。」更難得的,敖婆婆將這幅第一次成功完成的畫作送給兒子,兒子放在辦公室卻深得其外藉上司欣賞,兒子將畫作轉送給上司帶回老家,令長者的畫作可以「蜚聲國際」,長者當然開心不已,從此這位長者不再患得患失,享受寫畫帶給她的滿足感。

 

淑賢雖然在國畫界已有長足的發展,但至今她仍然在中心舉辦義務畫班,「這是我成長及獲得栽培的地方,我在此也結識到一班亦師亦友的同道人,我覺得我應該回饋中心及老師對我的栽培,延續這計劃的精神。」

 

視覺藝術義務導師培訓課程在黃大仙區已有15年歷史,培訓了超過500名義務導師,成為社區書畫藝術的龐大力量,為檢視本計劃的成效而訂定未來發展,中心委託香港城市大學崔永康教授研究團隊評估計劃成效。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期間,研究計劃招募了47名學員作為介入组及71名一般會員作為對照組。結果顯示計劃提升了學員學習藝術之動力,教授藝術的效能,及其參與義工服務的投入程度和內在動力。

 

盼望透過是次研究,能為此計劃確立更鞏固的學術基礎,加上各位受訓導師及社區支持下,能將長者藝術及義工服務精神,更深更廣地進入社群,以藝術祝福社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

加入我們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