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同學(左一及左二)和長者張伯伯分享參加計劃的難忘事](/cache/img/df7936cd48df5d30ee8927ceb89e48e0.jpg)
安老服務
「愛.創奇跡」計劃總結禮 以關懷及創意改寫長者生活
為了讓年青人親身體驗長者日常生活的不便,從而作出反思及以最有效的方式對長者表達關懷,樂民郭鳳軒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於2016年9月起舉辦為期兩年的「愛.創奇跡」計劃,鼓勵同學從探訪及體驗活動中深入了解長者的需要,從而為他們設計合適的輔助用品,促進長青共融。
「愛.創奇跡」計劃由聖公會福利協會—創新基金撥款資助舉辦,曾與12個團體合作,為超過450名青年人提供培訓及服務了320名長者。計劃的反應十分踴躍,共收到逾330份長者輔助用品的設計草圖。中心於6月30日下午假聖公會聖雅各堂李國寶社區禮堂舉行「愛.創奇跡」計劃總結禮。大會展出了15件入圍的輔助長者用品,讓出席的嘉賓和長者認識年青人的創新意念及對長者的關愛,同時亦邀請了計劃的參加者、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張忠偉博士、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李宇軒先生及兩位青年發明家作主題分享,期望年青人能多了解長者生活需要及認識樂齡科技。
會上,九龍塘學校(中學部)的何鍏浚同學(Alex)及拔萃男書院的陳彥宏同學(Adrian)與嘉賓分享了參與計劃的一些感受。兩位同學均認同透過計劃的探訪活動,他們有較充裕的時間與長者傾談,有助他們觀察及深入了解老友記日常生活的挑戰,從而啟發他們創作長者輔助用品的意念。提到參與計劃的難忘事,二人不約而同地表示為穿著體驗衣的活動。穿上模擬長者身體退化情況的身體機能體驗包時,他們感到身體很重,走動時很疲累不已,這令他們深刻體會到長者生活的困難。Alex更希望他們設計的用品真的可生產及應用,裨益長者。獨居長者張朝伯伯亦在分享會上大讚同學的創意。他表示曾就部分設計給予意見,希望令同學的發明更貼合長者的需要,同時鼓勵同學多動腦筋,發展更多新產品,以創意改寫長者生活。
在主題分享環節中,大會請來「第69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化學組別三等獎得獎者葉寶瑩同學及蔡培琳同學分享她們的科研之路及信念等。另外,張忠偉博士則介紹了部分支援長者獨立生活的創新生物醫療科技用品,為有興趣研發樂齡科技產品的年青人帶來新靈感。及後,李宇軒教授講解設計的思考方法及創新的設計方式。他亦認同「愛.創奇跡」計劃以用家角度出發設計長者輔助用品,如透過體驗活動幫助設計者了解用家的需要,並且邀請長者一起參與設計以改良用品,這樣均令成品更加以人為本。
最後,大會向參與計劃的學校/團體及設計獲選的年青人頒發獎項,勉勵他們繼續為設計意念作進一步的研發,使產品能夠正式生產,令更多長者受惠,為創造一個「老有所屬,共融關愛」的長者友善社區作出努力。
繼續閱讀
![「涌TEENS愛翱翔」畢業禮學員大合照](/cache/img/eb60bd68788a917ffaf227fa9cdc619b.jpg)
家庭及綜合服務
兒童發展基金2015-2018年度—「涌TEENS愛翱翔」畢業典禮 香港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 伴你向夢想飛翔
香港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自2015年開展了為期3年的「兒童發展基金2015-2018年度—涌TEENS愛翱翔」計劃。計劃包含「目標儲蓄」、「個人發展規劃」和「師友配對」三大元素,目標為透過家庭、私人機構、社區及政府合作,促進10至16歲基層家庭兒童較長遠的發展,從而減少跨代貧窮的現象。今年,計劃已踏入尾聲,並於6月24日假東涌東薈城諾富特酒店舉行畢業典禮。大會邀得香港聖公會基督榮光堂孔繁漢牧師及福利協會服務總監姜彩燕女士擔任主禮嘉賓,跟約170位學員、家長及友師一起祝賀100位參加者正式畢業。
典禮當日,參與計劃的學員及師友以「回顧」為主題,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演繹他們過去3年的學習成果,當中有學員透過話劇感謝計劃給予他多元學習及到海外交流的機會,令他眼界大開,增強自信。在分享環節上,有參加學員感激友師3年來的陪伴與鼓勵,有助他訂下更清晰的人生目標。友師亦表示計劃讓他學懂如何與年青人有效溝通,EQ、耐性皆大有提升。最後,由友師與學員組成的樂隊獻唱計劃主題曲—「翱翔」,勉勵畢業學員即使在追夢的路途上遇到挫折,也要堅持信念,勇往直前。
會上,福利協會服務總監姜彩燕女士向12位最佳學員頒發獎項,嘉許他們3年來積極參加計劃的培訓及活動,同時鼓勵參加者繼續以「敢於發夢、勇於嘗試」的精神,積極迎接未來的挑戰。隨後,香港聖公會基督榮光堂孔繁漢牧師頒發「最合拍師友獎」,表揚師友間互勵互勉,一起走過3年的成長路。學員代表致辭時,特別鳴謝主辦單位、贊助者、支持機構及友師們的支持,讓學員可在這3年間了解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並實踐個人計劃。即使遇到挫折,中心社工和友師亦會給予幫助和鼓勵,讓學員更清楚個人需要,為未來作好準備。另一方面,友師亦感激中心讓他們以友師身份陪伴學員探索個人發展目標及思考人生方向,並與學員一起成長。
隨著「兒童發展基金計劃——涌TEENS愛翱翔」圓滿結束,新一期兒童發展基金「涌TEENS再翱翔」計劃現已接受報名。計劃將於2018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舉行,並以「Dream Big, Fly High」為主題,延續兒童勇於追夢的精神。歡迎有興趣的兒童、青少年(年齡由10-16歲)及師友(年滿18歲)掃描以下QR Code或親臨東涌綜合服務中心報名參加。欲知計劃詳情,請致電2525 1929查詢或下載宣傳海報及單張。
繼續閱讀
![50多名住戶及義工一齊大掃除,並進行大合照](/cache/img/d02ac569113cbaf0b9b0dfcf180edc18.jpg)
過渡性房屋項目
逾50住戶及義工參加「好鄰舍」清潔日 項目開放日本周舉行
規模最大、單位數目最多
聖公會福利協會推出「好鄰舍」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頭炮活動「好鄰舍‧齊打掃」 住戶義工合力清潔 齊撐「共住」好處多
61單位料助122基層家庭 下周開放日供市民參觀單位
********************************
為改善基層家庭的居住空間,同時加強社區連結,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下稱「福利協會」)推出「好鄰舍」(Good Homes)土瓜灣道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實踐「共住‧共管‧共生」理念。計劃首個活動「好鄰舍‧齊打掃」在今日(9日)下午舉行,一班住戶合力清潔自己的家園,用行動和汗水實踐計劃理念,而香港測量師學會及福利協會的義工更一齊幫手,體現社區互助精神。
炎炎夏日,無損一班住戶及義工的熱誠。在大合照後,50多名住戶及義工就手持清潔用品,眾志成城為家園大掃除,掃地、洗樓梯、搬雜物…通通難不到他們。有住戶更攜同子女出席這個另類「親子活動」,一面清潔,一面教導子女家居小知識,以及要愛惜住處的價值觀。
不少人對「共住」(co-living)理念陌生甚至存在疑慮,但「好鄰舍」住戶阿芳(化名)及阿欣(化名)就力撐這種居住模式好處多。福利協會服務助理總幹事李美玲女士表示,「好鄰舍」計劃的理念是「共住‧共管‧共生」,可見計劃的目標並非停留在為有需要人士改善居住環境,而是希望更進一步,透過「共住」加強鄰里以及整個社區的連結,共同生活、共同管理居住的地方,像今日活動那樣。在未來,福利協會或考慮舉行其他類型活動,令住戶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
福利協會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主辦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的營運團體之一,推出「好鄰舍」土瓜灣道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計劃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開辦以來規模最大、單位數目最多的項目,由恒基兆業地產提供61個位於土瓜灣道68A-70C 4幢樓宇的單位,並獲香港公益金資助。
為實踐「共住」理念,計劃內的每個單位將安排入住兩個住戶,料可為122個有需要的基層住戶提供2年的過渡性社會房屋。正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的2-3人家庭,或有迫切住屋需要或現正處於惡劣居住環境的2-3人家庭,只要符合申請公屋每月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經福利協會審批後,便可申請入住。
另外,福利協會特別在星期五(15日)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以及星期六(16日)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舉行單位開放日活動,供市民或社會服務同工參觀計劃單位,有興趣人士可提前聯絡職員預約時間。
如有興趣參加開放日活動,或查詢「好鄰舍」計劃詳情,可致電2760 0115與職員聯絡。
繼續閱讀
![彩齡三項鐵人體驗訓練計劃成員合照](/cache/img/580ccee21da01b49349d1a4d5f6e0b0b.jpg)
安老服務
讓長者一嘗做鐵人滋味 福利協會彩齡學院舉辦三項鐵人訓練計劃
退休不是一個人生階段的終結,而是人生另一階段的開始。聖公會福利協會屬下彩齡學院相信只要敢嘗試,無論在人生抑或運動選擇上,退休人士或長者均有無限可能,所以學院與「熨斗人全運總會」特別合辦「彩齡三項鐵人體驗訓練計劃」,目標除了讓老友記一嘗做鐵人的樂趣,未來更希望成立全港首隊彩齡三項鐵人隊參加公開比賽。為了讓有意參加的老友記更了解計劃的詳情,彩齡學院早前舉行分享會簡介今次訓練計劃。
「三項鐵人」的激烈程度和挑戰性人所共知,但只要得到全面及適當的訓練,以及專業的醫療及健康指引及監察,長者也能參與。
福利協會服務總監譚慧明表示,「彩齡三項鐵人訓練計劃」供50歲以上人士參加,課程由前香港三項鐵人代表隊教練溫樹華統籌訓練,並有專業醫療團隊為長者作檢測評估,包括:心肺功能、體能及平衡測試等,通過者才能參與課程;團隊亦會在訓練期間一直監察參加者的健康狀況,確保訓練計劃專業和安全。
她又指今次訓練計劃在6月5日至7月26日進行,共16堂課,包括跑步、單車及游泳訓練,呼籲有興趣參加的長者把握機會,為自己的人生不半場增添新一章。
會上有長者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能應付訓練課堂,但温樹華教練認為雖然三項鐵人對參加者體能有一定要求,但只要長者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而且持之以恆,並因應教練的意見進行改善,相信也能夠參加。而有運動底子的參加者在訓練3至4個月後,更容易見到成果。
他又補出,長者的意志力比年輕人堅韌,即使可能受膝痛等舊患影響,仍可用特別方法進行訓練,如在水中跑步。
分享會亦邀請到58歲的三項鐵人選手李家和先生作分享,他表示參加這項運動近廿年,認為參加三項鐵人好處多多,自己在健康、工作及家庭均得到正面影響:「健康方面不用多解釋。三項鐵人講求專注及毅力,令我在工作時更加集中。此外,因為太太和兒子都參加三項鐵人,一家人因而變得更有凝聚力,而且擁有更多共同話題。」
如果想查詢或報名「彩齡三項鐵人體驗訓練計劃」,請致電2818 3717與彩齡學院的職員聯絡。
繼續閱讀
![東涌居民、企業義工與中心同工合力完成第一場「共建迎東」活動](/cache/img/481c194ccf6f4ac4957330e4a059d9c3.jpg)
家庭及綜合服務
福利協會進駐東涌迎東邨 助居民儘快適應社區
座落東涌新市鎮擴展部分的公共屋邨—迎東邨3月開始陸續入伙,基層家庭能上樓本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屋邨的社區配套尚未完善,適應新生活對居民來說並不容易,而新居的基本裝修及家居設備,更是他們首要面對的難關。
為協助迎東邨的居民盡快融入社區,於區內服務20年的香港聖公會東涌綜合服務目前以外展形式為新遷入屋邨的居民提供支援服務,預計於今年年底在邨內開設分址。隨著居民陸續入伙,中心於4月份舉行了兩次「共建迎東」活動,聯同地區團體及東涌居民義工,向街坊轉贈二手傢俱及小型家電,並由學生義工在專業師傅指導下為有需要的家庭舖設居所的地板,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安頓新居。
另外,為了讓迎東邨居民了解收樓、入伙等需注意的種種細節,中心特別派發入伙錦囊資訊包,內附水電煤申請、單位檢查清單等資訊,更借出驗樓工具予街坊檢查單位。不少居民表示中心的支援確是一陣「及時雨」,紓緩了搬遷帶來的經濟壓力。
除了提供安頓新居的硬件,中心於邨內設置了流動諮詢站,為居民解答各種問題及提供資訊,同時舉辦社區遊樂場,與街坊大玩扭氣球、拋彩虹、自製蚊怕水等活動,主動接觸居民。透過「街站」的橋樑,有助社工同工與居民連結、建立信任的關係,同時可以及早識別居民的需要,從而介入及提供適切支援。
為協助居民處理子女就學的問題,中心剛於5月5日舉行的「涌Teens愛翱翔」暑期活動宣傳日暨嘉年華中,特別邀請了區內12間中、小學擺放攤位,向迎東邨居民提供資訊,又以生物科技實驗、機械車、ipad遊戲等創新互動的遊戲,讓家長及小朋友了解其課程特色與辦學理念,方便他們為轉校或升學作出選擇。
共建迎東活動得以順利完成,有賴各界義工的參與,合作單位包括:東涌居民、「同區互助大嶼大愛」計劃、建祝義工隊、機場保安有限公司、新地義工TEAM力量、 Time Chain Holdings Limited、大嶼山少年警訊、東涌天主教中學、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佛教筏可紀念中學、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為街坊服務,充分體現社、商、民的協作精神。中心未來將會連結更多社會資源,在上樓的過度期與居民同行,共建屬於他們的理想社區。
繼續閱讀
![嘉賓參觀中心設施](/cache/img/4dc9b523b37c3c164587259e5d8ffbb4.jpg)
特殊學習需要服務
支援SEN學童及家長 「愛‧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啟用
福利協會在前年喜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1,300多萬,為「愛.家庭」成長中心進行裝修,並推行為期3年(由2017年9月開始)的特殊學習需要(SEN)專業支援服務。為了紀念新中心啟用,以及答謝賽馬會慷慨解囊,協會在今日下午特別舉行啟用禮,場面十分熱鬧。
福利協會在過去多年在推展特殊教育需要的服務上累積不少經驗,「愛‧家庭」會堅守「家庭為本」的服務理念,由中心跨專業團隊安排具治療性的個別及小組訓練,內容涵蓋社交、專注力、感覺統合及小肌肉訓練等範疇,希望為基層家庭的SEN學童及家長,在訓練黃金期盡早提供適切的訓練及支援。
繼續閱讀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