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興起、人際關係疏離,青少年在尋覓自我、過渡為成年人的過程中,更見孤獨。面對壓力和困擾,覺得無人可分擔、或有口難言,有些青少年選擇以結束生命「解決」問題。
「不少青少年自殺的個案中,事前都會在社交媒體留下訊息,反映他們都渴望自己的聲音被聽見。故此我們策劃了一個以『連繫他人』為主題的計劃 -『愛.連繫』生命教育推廣計劃(下稱計劃),期望能推動青少年與友儕、家人和社區建立緊密且有效的連繫,協助他們編織互助安全網,支撐他們面對成長的挑戰。」計劃負責社工李瑞燕謂。
踏出與人連繫的「舒適圈」
「朋輩輔導培訓」是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一共招募了600多位中、小學生參,為他們提供溝通、聆聽、人際相處、處理負面情緒和抗逆解難等技巧的培訓。完成培訓的學員會在校內以心意咭和考試加油站等方式鼓勵同學間互相支持,更會於社區組織關懷活動。
同學透過活動會接觸到日常生活中較少有機會交流的人,如:長者、智障人士、平日擦身而過的陌生人等。 李姑娘憶述一次派暖包活動,內向的高小女生倩怡(化名)一直表現得戰戰兢兢,在李姑娘鼓勵下,她始拖沉重的步伐,慢慢走近坐在公園長櫈上的伯伯,向他遞上暖包。伯伯看到小女生的努力,報以一聲「多謝」和「加油」,倩怡得到伯伯正面回應後,終能放下恐懼,與伯伯打開話匣子。這個小片段令李姑娘印象深刻,「街坊的回饋讓同學發現,人與人的互動原來並不可怕;即使是陌生人,都可以互相關心和支援。」她補充道,能成為他人的支援者,賦予同學能力感和滿足感,亦能推動他們更主動踏出個人的「舒適圈」,願意與他人連繫。
社區就如一個微型社會,不同人有不同反應是理所當然的。李姑娘笑言同學亦試過「食檸檬」,有同學遭街坊質疑來意,亦有街坊因沒有需要而拒絕接受禮物。「社工事後會引導同學反思:對方為何會這樣反應?下次可以怎樣做?付出是否必然會有回報?挫敗經驗正是學習應對困難和調適期望的黃金機會,為將來面對社會挑戰『打好底』。」李姑娘如是說。
參考他人的經歷 轉換想法
計劃又加入青少年感興趣的媒介,例如:名人成長故事分享及生命教育電影欣賞,透過不同的情境教學和分享,讓他們在面對自身的生命課題時,得到參考,能轉換思想角度:「原來大家都會面對同樣的經歷,但出路並非只有一條。」
播下種子 長出互相支援的安全網
生命教育並非能即時解決青少年問題的靈丹妙藥,但李姑娘認為它就像一粒種子,在青少年身上播下後會發芽成長。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便能提醒自己人與人之間是彼此相連的,身邊有不同的人可以給他們支援。
李姑娘回想年初疫情爆發,某些朋輩輔導員的家庭經濟出現困難,恰巧負責社工的中心當時有食物捐贈服務,亦因為他們在計劃中建立了緊密的關係,同學主動向社工求助,最後同學的家庭得到適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