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6_1

資訊中心 文章分享

返回

退而不休 實踐所學 活出精彩第二人生

安老服務

生命不在乎長短,而在於如何善用它,活得充實美好。一群來自聖公會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的長者深明此道,退休後便主動參與附設於中心的香港紅十字會耆英團,積極學習不同範疇的知識,並在義工服務中實踐所學,令人生下半場更添意義和色彩。

 

人生下半場:走進社區 終身學習

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自1997年成為香港紅十字會耆英團的會員,並於同年5月正式成立紅十字會耆英團(第九團),負責推動隊員參與紅十字會總部舉辦的課程、活動和義工服務及協助中心服務社區,藉此鼓勵長者終身學習、善用晚年和持續活躍於社區。

 

大清早,30多位耆英團(第九團)的隊員已齊集中心,召開每月團例會,互相分享早前參與耆英團課程或活動的有趣經歷,以及商討其他團務。別以為參與制服團隊的長者都是一本正經的樣子,其實他們每位也精靈可愛,也樂於在會上表達和交流意見。樂民郭鳳軒綜合服務中心社工暨香港紅十字會耆英團(第九團)團長劉彥欣(Norma)指耆英團(第九團)由一名團長、隊長、副隊長、助理隊長與29位隊員組成。成立之初只有十數名隊員,現已增至33人。「我的角色是紅十字會總部及隊員的溝通橋樑,感覺蠻像隊員的經理人!我需了解總部開辦了甚麼新課程或活動,再按隊員的性格、興趣及專長作出配對,好讓他們充分發揮潛能。耆英團的課程及活動主要圍繞健康、安全及人道等範疇,鼓勵隊員學習不同的知識技能及將之用於義工服務上,同時實踐「用者參與」的原則,如耆英團可在所屬的社區中心自行籌組主題活動,藉此跟其他長者分享實用知識。」

 

學以致用 服務有需要人士

耆英團(第九團)的隊員並非純粹的被動參與者,他們常常主動參與中心的恆常工作,大大舒緩中心前線同工的壓力,如隊員完成「健康檢查課程」後,每月均在「e健樂電子健康站」及血壓站等輪流當值,義務為其他服務使用者進行基本健康檢查。隊長曹秀英加入耆英團14年,雖已屆70歲,但卻時常保持著年輕開朗的心境。她除了投入上述義務工作外,更持續將她學到的知識應用於不同服務上:「我自小便喜歡制服團隊!加入中心的耆英團,除可一嘗參與制服團隊的滋味,更可學習新知識和服務社會,何樂而不為?我先後參加過耆義記者、消防、健康、衛生、防跌、捐血、人道和服務策劃課程。每當學習到新知識後,我便嘗試在不同服務中實踐所學。早前我便和幾位隊員在中心策劃了「防災避災」工作坊,目標為提升中心長者在這方面的知識和意識。我們舉辦講座向長者解釋「防災避災」的重要性、如何準備逃生包及其用途;然後也以遊戲方式讓長者進一步掌握甚麼是逃生必備的物資。」秀英笑說這次經驗很難忘,因為她們一手一腳構思整個活動,「老友記」的反應亦十分正面。

 

副隊長李麗嬋及助理隊長鮑雅仙也是耆英團的中堅份子。70歲的麗嬋加入團隊已20年,總服務時數高達9,000小時,冠絕全港33隊紅十字會耆英團;67歲的雅仙雖僅服務6年,但已修畢「步操指導員訓練」課程,現為合資格的紅十字會青年團及耆英團步操導師。她們同樣踴躍參與各項課程、工作坊及中心的義工服務。二人認同參與耆英團後,擴闊了個人的知識範疇及生活圈子,同時亦能學以致用,服務社區。

 

「隊員成長了!」

有些人認為長者比較固執、囉嗦、意見多多,但帶領耆英團多年的Norma卻另有體會:「30多位隊員縱然性格、喜好及背景各異,但卻能和諧共處,從不計較為團隊付出了多少。或許制服務團體比較重視團隊精神,故隊員間的凝聚力及使命感亦較強。我帶領這個團隊也蠻輕鬆愉快的。」

 

這些年來,Norma更見證著隊員的轉變:「隊員成長了!他們參加課程、工作坊和義工活動期間,接觸了不少人和新事物,逐漸變得有自信,願意開放和挑戰自己,退休生活也豐富多了。『老友記』在中心策劃活動時,我雖會從旁給予意見,但亦盡量放手讓他們自由發揮和學習。長者的堅毅、認真和學習能力絕對是你意想不到的!」

 

退休並不是一個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即使步入銀齡,只要能保持心境不老,持續發掘潛能和發展才能,其實「老友記」也可獨當一面,貢獻所長。

訂閱福利協會快訊

緊貼我們的服務動向,了解你的支持如何讓有需要人士轉化生命

*按「訂閱」後即代表閣下已同意本會之免責聲明及私隠政策

加入我們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