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聖公會聖馬太長者鄰舍中心(下稱「中心」)有一位蓄短髮的女同工,總是忙東忙西、勤奮工作,中間偶意與會員閒話家常,發出陣陣爽朗笑聲。人稱「鳳姐」的呂鳳媛,是中心的常務員,負責清潔、外勤等職務。這塊中心的「生招牌」,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還多了一項新職務,就是定時定候利用Zoom與一班會員談天說地。到底名為「我和鳳姐有個約會」的活動,胡蘆裡賣的是甚麼藥?
會員像家人一樣親密
在中心服務接近17年時間的鳳姐,為人樂觀、健談,充滿親和力的她,關心同工亦關顧每一位到訪中心的會員:「中心就像自己的家,是一個大家庭,看到會員、同工會感到開心,彼此關係像親人、老朋友一樣親密。」
正是這份感情,令鳳姐勇於接受中心的特別任務。「年初疫情爆發時,中心被迫暫停開放,足足有4至5個月時間見不到會員。」鳳姐憶述活動緣起的來龍去脈:「我既擔心他們在家中悶到發慌,又擔心他們不夠口罩甚至受到感染,所以當中心安排我在新活動中擔任『親善大使』時,就一口答應。」
感覺像「接機」
「我和鳳姐有個約會」是針對疫情期間,會員的社交生活受到限制,部分長者、特別是獨居長者因長時間留在家中不能外出,可能產生孤獨感,感到被外界遺棄、忽略,所以中心希望安排同工透過網上通訊程式關心會員,讓會員與外界保持接觸。
回想第一次在Zoom與會員見面時,鳳姐形容感覺像到機場「接機」般:「當時大家沒見面已一段時間,有種久別重逢的感覺,看見一張張熟悉的臉孔出現在電腦屏幕上面,感覺像在接機大堂等候,終於等到親友出來那樣。」
鳳姐續稱:「大家最初用Zoom傾偈,難免有點緊張、生疏。但你一言我一語後,氣氛很快熱鬧起來,感覺像平日在中心閒話一樣。我們的話題也很多,由家庭問題、飲茶好去處,到那一款口罩的質量較好,也可嘻嘻哈哈說個不停。」
成為了解長者的橋樑
漸漸,期待下一次的「我和鳳姐有個約會」,成為中心會員在疫情期間的一個習慣。鳳姐形容活動讓自己充滿使命感,又指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其實不單止會員感到開心、被人關懷,他們也經常問候我,當我遇到煩惱時,也願意為我分憂解難。」
活動除了起到關心的作用,中心社工葉雅盈坦言「我和鳳姐有個約會」還有其他成果:「一些會員對相熟的朋友才願意透露心事,鳳姐如果發現某個會員有甚麼不妥,例如情緒出現困擾、擔心受到感染而不敢外出,就會向社工及時反映,我們就可以跟進相關會員情況,例如提供情緒輔導、進行上門探訪等。」
「可以說,鳳姐在中心與會員之間扮演了一道橋樑的角色,讓同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長者所需。」對於鳳姐的貢獻,葉雅盈十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