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的抗疫生活
安老院舍是長者的另一個家,在疫情下要確保院友的身心健康,成為同工的重大考驗。香港聖公會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阮維揚長者之家的負責人—服務總監黃禮財認為疫情一直反覆,安老院舍的防疫措施的確「宜緊不宜鬆」,但也體會到種種規限對院友和家屬帶來的不便:「以往家人可時常到院舍陪伴年長父母,帶他們外出用膳,共享天倫;一些活動能力較佳的院友更可自行到社區購買日用品,滿足個人需要。院舍過去也會舉辦義工探訪、牧養活動,以及院友引頸以待的大旅行、聖誕聯歡和團年飯等。惟受疫情影響,院舍都取消了外出和聚餐等活動,同時按政府的規定實施暫停探訪。當然大部分院友和家屬均理解這種安排,但長期禁訪和活動限制或多或少會影響院友的情緒,同時亦使家屬擔憂長者的身心狀況。」
多行一步 靈活配合服務需要(大標題)
過去一年,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的同工在服務形式上作出調節,希望能在抗疫及院友生活質素中取得平衡。
主動交代 保持聯繫
黃禮財認為首要工作是跟家屬建立良好溝通和互信關係:「院舍持續透過手機短訊通知家屬最新的防疫措施和安排,讓他們可掌握準確資訊。在禁訪期間,同工協助家屬轉交湯水、食物及日用品予長者,護理團隊亦定時向家屬匯報院友的健康、飲食及活動情況,好讓家人安心。另外,同工亦會不時轉發院友的生活照及影片予家人,更定時協助雙方進行視像通話,以保持緊密連繫。除此之外,同工會為有需要的長者安排恩恤探訪,讓親人可以給予慰問和支持。」
保持院友身心健康
由於院友未能外出活動,院舍同工也悉心安排更多有趣的消閒玩意,例如:加派人手陪同老友記到戶外花園做運動、練習八段錦,吸收新鮮空氣之餘,亦強身健體。另外,院友又會在園內欣賞檸檬樹和水仙等花卉植物,親親大自然。「我們也先後在大樓地下花園舉辦中秋晚會、小型音樂會和院友及職員的才藝表演等,讓長者可在樓層及符合防疫的原則下,欣賞節目,一起同樂。每逢佳節,同工更會精心佈置花園,掛滿絢麗裝飾,令長者感受到歡樂的節日氣氛。」黃禮財續指,同工更訂購了造型精緻的軟餐便當給有吞嚥困難的長者,配合精美的餐具,希望能營造色香味全的用餐體驗,增加長者的食慾。此外,院舍一直進行分樓層的認知及復康治療小組、個別訓練及房間影院和桌上遊戲等活動,確保院友可保持活動、認知能力和社交生活。
回應需要 提升能力感
院舍貼心照顧院友的個人需要,每逢週六,職員便會出動為老友記代購日用品及食物等;無論前線或管理同工都化身為髮型師,親自為長者理髮和染髮呢!此外,院舍同工邀請了老友記參與「DJ晨早廣播」,負責報導新聞和點唱,以及沖調奶茶、咖啡等義務工作,藉此為院友的生活帶來調劑,同時亦讓他們在參與服務的過程中提升能力感。
感謝同工付出與家屬支持
疫情來襲,院舍同工要應付大量清潔消毒、小組活動、情緒支援、個人化照顧及溝通聯絡的工作,精神壓力沉重,然而團隊一直緊守崗位,毫無怨言,黃禮財感謝說:「整個院舍的團隊基本上已不分上下,自發地分擔彼此的工作。在抗疫期間,安老院舍人手緊張,很多前線同工自願加班,甚至取消休假,犧牲與家人相聚的時間。這年間,院舍更收到不少來自院友及其家人的讚賞,對同工的默默付出予以肯定。記得曾有位女兒因未能親自探訪和為媽媽餵餐,怕媽媽不習慣而感到憂心,於是同工便耐心安撫和解釋,並安排她透過視像觀看媽媽每次用餐的情況,從而知悉媽媽的健康狀況良好,結果亦令她逐漸釋懷,後來更去信表揚同事的照顧心思。」
很多人都感到曠持日久的疫情好像看不到盡頭,但黃禮財與服務團隊深信疫情只是一場馬拉松賽,假如我們能耐心堅持,始終會跑到終點。他還期望不久將來可以脫下口罩,再次跟老友記、家屬和同工一起在團年飯聚上大快朵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