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6_1

Information Centre Our Stories

Back

都市痛症與治療 (Chinese only)

Medical & Wellness Services

肌肉痛症、神經痛症及關節痛等痛症對許多都市人來說絕不陌生,不少人會選擇按摩或貼鎮痛膏布來舒緩,但若痛症持續、卻沒有接受適當治療,後果可大可小,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屬下康健天地一級物理治療師劉姑娘表示:「拖延治療有機會進一步令身體其他部位受壓,繼而影響活動能力。」

 

延遲治理 病情加劇

大部份痛症是由數個病因互相影響而成,受傷病史、年齡增長、重複性動作及不良姿勢等都是常見原因。48歲的張女士是劉姑娘其中一個服務對象,她任職院舍照顧員多年,經常要進行扶抱和清潔等體力操作。3年前,她在家中搬動沙發時不慎拉傷腰部右側肌肉,連轉身和步行都有困難。她在私家診所接受止痛針注射及服用藥物後,休息了一星期便復工。

 

以為傷患已痊癒的她,復工後,間中感到腰部痠痛和無力。「我以為只是疲勞所致,用鎮痛膏布止了痛便沒有理會。」她憶述。去年開始,除了痠痛持續,她比以前容易疲累,工作期間不時要坐下休息:「當時很擔心被同事誤會躲懶,但我想我還年輕,應該可以自然復原,所以一直未有處理。」直至接受周年檢查時,醫生認為情況不能輕視,轉介了她到康健天地求診。

 

評估 找出病因

從姿勢及機能評估、動作分析中,劉姑娘發現張女士坐立時均側向左邊,推測她是受腰部右側傷患影響,身體重心在代償動作下傾向無痛的左側,劉姑娘謂:「重心傾側的一方長期受壓,傷患肌肉則因較少使用而出現力弱問題;加上,當張女士需要進行扶抱等重複性及體力需求大的動作時,容易不自覺在『不夠力』或『用錯力』的情況下受傷。」她補充道,不少都市人姿勢不良,肌肉失衡的情況亦很常見。

 

張女士的情況屬慢性痛症,劉姑娘利用手法治療及電療等被動治療方法,舒緩其肌肉緊張及力弱、腰椎關節活動幅度下降等問題。「痛症治療的方法會因應患者情況而訂,衝擊波、針灸、紅外線燈亦是我們常用的治療方式;另外亦會配合自我管理痛症、伸展動作及肌肉力量訓練,改善其活動能力。」劉姑娘謂。

 

痛症患者更需要運動

治療初期,張女士對自己需要進行復康運動感驚訝,認為痛症患者不宜運動。劉姑娘解釋道,完全不做運動或過量運動,均對痛症沒有幫助。事實上,經專業人士評估狀況、並制訂合適的復康運動,是能夠大大紓緩痛症的。「運動不但可改善繃緊肌肉的血液循環,將廢物排走;亦可使動作更暢順,關節不會因屈曲而疼痛。而以張女士為例,她的工作涉及體力操作,適量運動有助強化肌肉,減少受傷。」

 

痛症淺中醫

經過5個月的治療,張女士觀察到自己的腰部已沒有傾側,痛症情況亦明顯改善:「即使身體出現疼痛,亦能透過運動紓緩,不用再貼膏布了。家人和朋友都認為我比以前健康、有活力﹗」

 

劉姑娘鼓勵大家多觀察身體痛楚的部位,如腰背出現傾側、一邊肌肉觸感不一樣或腫起,都是痛症的先兆:「若痛楚間歇性或持續超過1個月,或出現麻痺、刺痛的情況,應盡快求醫。」若不及早處理痛症,嚴重者連扭毛巾、握拳、久坐、走路等動作亦難以完成,而隨著年齡增長,更會增加受傷機會。

 

預防勝於治療

其實,康健天地亦設有跨專業健康班組,由物理治療師教導參加者伸展運動和肌肉訓練;而職業治療師則會教授預防和改善勞損的知識,例如在工作間進行重覆性動作時要留意的姿勢,亦會建議輔助工具的使用。如此有助減少勞損機會,同時讓患者可持續訓練,加快復康的機會。

Join our mailing list

Get the latest news about our services, life-transforming stories and how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By clicking the "Subscribe" button, you agree to the Welfare Council's disclaimer and privacy policy

Join Us
Back to Top